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一個“燃盡生命,許黨愛民”的組織部長,離世半年后仍被他服務過的那些百姓、那些人才、那些干部記念念不忘。他就是楊漢軍,一個有著獅子般進取心的組織部長。
楊漢軍同志對國家公仆角色的精準定位,值得所有公職人員學習。“干部”二字并不意味著“權力有多大”,而是蘊含著“責任有多重”。他從沒把自己當成是“高坐殿堂”的干部,而是時刻記得自己的責任,以公仆之心用好黨和人民賦于手中權力,尊賢納才,身正心公,一心為民,公仆本色。對老百姓,楊漢軍充滿了感情;對選調(diào)生、大學生,楊漢軍當自己的孩子來關愛;對人才,楊漢軍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家的溫暖。在他心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民服務是組織工作的根本價值取向。“官當?shù)迷俅?,終有一天要退下來?;厥淄拢盍钊诵牢康牟皇钱斈暧卸啻髾嗔?,而是你為黨和人民做了多大貢獻,干了幾件實事。”楊漢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十九大“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心中有黨,忠誠廉潔。楊部長雖然身居高位,但是他從未動用手中的權力,為親人謀取私利。自己家庭困難,他也從未向組織開過口。任職期間他不圖享受,清正廉潔,不收人禮物。雖身處高位,他時刻秉持敬畏之道,自覺踐行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的價值觀。他時刻堅守著母親留下的“堂堂正正做人”的家訓,并以此訓教導后輩、影響后人。他堅守初心,彰顯共產(chǎn)黨員的廉潔自律;他嚴守紀律,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人格力量,做到了心中有黨,慎權律己,在廉潔奉公的大道上筑起了一座座為民豐碑。
“嘔心瀝血帶領一方求發(fā)展”、“鞠躬盡瘁引導萬民奔小康”,復興武漢時不我待,招才引智,楊漢軍同志帶著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拼搏趕超。他對工作的拼命和認真盡責,周圍所有的同事都看在眼里,所有被他服務過的群眾也都印象深刻。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勇于排雷,善除荊棘”,擅長“啃硬骨頭”的楊漢軍同志曾不止一次告訴部里年輕同志,工作中不但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氣魄,還要有腳踏實地、踏實肯干的敬業(yè)精神,以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做出不平凡的事業(yè)。
楊漢軍的一生是奉獻給黨和人民的一生,是平凡又偉大的一生。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當代社會里,我們更多人做著平凡的工作,但無數(shù)個平凡的我們是中國這個運轉(zhuǎn)的大機器中微小的齒輪,作出點滴卻也不可或缺的貢獻。只要我們也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來做,默默為黨和人民奉獻,必將為中華民族復興留下雖不濃墨重彩卻也不可磨滅的一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