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講,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這主要是說世界上的事不要怕難,只要認真去干,就能有所收獲。反過來說,一個人想有所成就,不認真是不行的。
不過,一件事需不需要認真,首先要看做這個事為了什么,再看事情的評價機制如何。拿工作來說,不管是出于薪水待遇的考量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都需要認真干;如果工作的考核機制公平公正,能夠多勞多得,那么更需要認真地干。然而,如果一個人工作的目標既不是為錢,也不是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只是為了找個事情來填補空閑時間,那么很可能就得過且過了?;蛘呷绻粋€單位的工作評價機制不完善,干多干少都一樣,那么一個人也可能覺得沒必要那么認真。
也就是說,要認真對待一件事情,需要一定的動力?,F(xiàn)在不少人高中時學(xué)習(xí)很認真,大學(xué)就不認真了,原因正在于此。高中時想要考取理想的大學(xué),不努力、不認真不行;考上大學(xué)后,很多人只是為了拿畢業(yè)證,湊湊合合也就過了。工作剛開始時,想要有所進步,不認真不行;到達一定位置后,發(fā)現(xiàn)進無所進,也就混成了老油條。
這些年,“認真你就輸了”成為流行語。這話聽起來像玩笑,但至少能反映出兩個現(xiàn)象:一是人的無力感,既然認不認真結(jié)果都一樣,那么何必認真?二是人的行為選擇,既然認真有輸?shù)娘L(fēng)險,那么干脆選擇不認真。
前段時間,有位教授寫了篇文章,叫《千萬別把自己當回事》。文章雖然有提醒自己不要自滿,世界少了誰都一樣的成分,但字里行間其實是變著法說“認真你就輸了”。他說:“教了一輩子的書,最后發(fā)現(xiàn),學(xué)生其實對你,和你教的東西,并不在意的時候,的確有點悲哀。”學(xué)生之所以對老師教的東西不在意,并非因為他學(xué)識不夠,而是因為學(xué)生主要在意的是文憑。那么,老師學(xué)富五車也好,才疏學(xué)淺也罷,學(xué)生都無所謂。
“認真你就輸了”,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暗含著老實人吃虧的意味。因為老實人,往往是認真執(zhí)行制度的。比如不是說不能“跑部錢進”嗎,提拔不能請客送禮嗎?那么我們就要認真執(zhí)行,但就有人覺得一些制度只是紙上寫寫、嘴上說說、墻上掛掛,當不得真。這時,“認真”反而變成了不懂人情世故,不按套路出牌。一旦不認真的人走上了捷徑,那么認真的人就成了墊腳石。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最需要的還是認真,而不是相信認真就輸了。老師要認真?zhèn)鞯溃瑢W(xué)生要認真求知,官員要認真為人民服務(wù)……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即使缺乏認真的動力,也還需要一點敬業(yè)的精神和內(nèi)省的功夫。否則,就真成了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有許多事情都只剩下一個空名和假樣,就為了不認真的緣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