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廖理純,現(xiàn)任從事綠化的“走進崇高先遣團”團長。
我以前是企業(yè)家,業(yè)績最好的時候,年銷售額達到幾億元。后來,好多人問我,為什么好好的企業(yè)不做了,而選擇“棄商從樹”,做公益綠化呢?下面給大家說說我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不知道生命是有盡頭的,認為自己可以永遠快樂地活著。直到有一天,外公指著桌上的臺歷說:“理純,臺歷是不是每一天撕下一張,撕下一張一天就過去了?”我說:“是呀。”外公說:“一個人的一生也就是3萬張臺歷,當3萬張臺歷用完之后,生命也就結束了。”外公告訴了我,人的生命是有盡頭的,不能讓寶貴的生命白白浪費。
在外公的鼓勵下,我利用大學的一個假期,自己騎車從北京前往上海。那時沒有現(xiàn)在的變速車,只是一輛28自行車,后面滿載著行李和各種修車工具。一路騎下來2000多公里,平均每天騎100公里左右。其他假期盡管過得很安逸,但后來都被忘記了,只有這個假期盡管是我一生中最累的一個假期,卻也是最讓自己難忘和喜悅的一個假期。這個假期告訴了我,同樣的臺歷,卻可以有不一樣的使用方法!
要問為什么去做公益綠化這件事,還得先說說2004年自己第一次到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經歷。之前認為大草原是風吹草低見牛羊般的美麗,去了之后沒想到迎接我們的是當地的漫漫黃沙。大風吹起來的時候,不僅是昏天黑地,而且沙子打在臉上真是生疼??吹竭@一幕,感覺自己真是該為環(huán)境的改變做點什么了。中國做企業(yè)的人很多,但關注環(huán)境、改變環(huán)境的人卻很少。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才會重新審視和規(guī)劃自己的“臺歷”。人的一生里面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掙錢只是一個方面,通過綠化公益來改變環(huán)境,會讓自己的“臺歷”更加精彩!
從2005年開始,我就開始帶領志愿者們奔赴內蒙古庫布齊沙漠開始進行植樹封沙。后來考慮到平均海拔1300米的渾善達克沙地距離北京僅僅200公里,那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中午起沙,晚上就能吹到北京,北京85%的沙塵來自于這個方向。因此,2011年,我?guī)ьI志愿者們在渾善達克沙地的南沿建立了第一綠化基地,2013年在河北省張北縣的鹽堿地上又建立了第二綠化基地?,F(xiàn)在已經有188批超過7000多人次的志愿者分別奔赴兩個基地綠化植樹。我們在基地種植楊樹、榆樹、樟子松、云杉、油松、落葉松;我們?yōu)闃淠緷菜?、施肥、剪枝。現(xiàn)已培育種植130萬株樹苗,每年新增綠化面積幾千畝。去的志愿者盡管有時累得腰酸背疼,但大家也都享受著勞動的歡樂,用志愿者的話來說,就是“痛并快樂著”。
從2011年開始,每年的4月初到11月中旬,每周至少一次我?guī)ьI志愿者像遷徙的鴻雁,唱著“我和草原有個約定”,開始了春去冬回的綠色長征?,F(xiàn)在已經是第204次植樹了,我自己也參加了190多次。正因為此事,走進崇高研究院的總顧問遲浩田上將與夫人親切地接見和鼓勵了我。2016年4月在張家口市舉行的綠化活動中,我作為唯一的全國志愿者代表從中國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會長劉淇手中接過“綠化志愿者”的大旗。更讓我激動的是,北京市政協(xié)主席吉林上周專門在百忙之中抽空帶領60位政協(xié)領導和委員來到第二基地義務植樹并看望我們。這些都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榮譽,這也是大家對我的肯定,更加增強了我對社會的責任感。
廖理純在植樹
現(xiàn)在自己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中國人的平均年齡是76歲,我目前余下的“臺歷”只有8000多張了。余下的時間越來越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通過做更多的事來變相延長自己的生命。從今天往后的日子里,我仍然會將寶貴的“臺歷”用于公益治沙, 這是我對珍惜“臺歷”的思考。希望大家支持我。
有人說,你們即使組織1800批志愿者也種不了多少樹,可別忘了中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實際上,我們在自己親身努力之外,還非常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推動每位公民一生為國家種活100棵樹。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中國13億人,按照喬木25棵每畝的密度,中國將不會再有荒漠化土地。如果此生能夠將這個目標向前推動一點點,就死而無憾。
目前我們平均每周兩次奔赴兩個基地搞植樹活動,除去一些有資金的單位外,目前7000位志愿者中絕大部分的食宿交通都是由我負責的。如果您要感興趣愿意參加公益植樹的話,請看大屏幕上的地址與我聯(lián)系,咱們大家一起為蔚藍北京、美麗中國而努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