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志愿者、組委會工作人員,一場盛大的奧運盛會背后是來自各行各業(yè),不同角色的幕后工作者們齊心協(xié)力的辛苦付出、通力合作。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4年南京青奧會,中國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展示了出色的大賽組織能力,而光環(huán)背后的他們是萬千幕后工作者中的一員。
九年之后,他們轉(zhuǎn)變了角色,更換了崗位,目標卻始終不渝——再次將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打造成新的奇跡。
從媒體服務到服務媒體 記者袁丁的奧運三味鏡
九年前,袁丁還是一名在北京上學的大學生。2008年暑假,她作為一名大學生志愿者,留在了北京切身感受奧運氛圍,為奧運服務。
“我的工作地點在沙灘排球的文字記者工作間。作為一名媒體運行志愿者,為了能夠高質(zhì)量的完成媒體服務工作,我們在前期做了很長時間的培訓,包括外語能力、奧運歷史和項目常識等。賽會期間的工作雖然非常繁重,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特別值得,也讓我覺得意猶未盡。”盡管過去了很長時間,但只要提起北京奧運會,袁丁還是會興奮起來。
“那段日子特別開心,直到現(xiàn)在我特別好的朋友都是那個時候通過奧運工作結(jié)識的。”袁丁說。
畢業(yè)后,袁丁在南京從事了八年媒體記者的工作,期間她全程報道了2014年的南京青奧會,再一次與奧運結(jié)緣。
如今,懷揣著對奧運的熱情,袁丁放棄了在南京的穩(wěn)定工作,離開家人重回北京,成為北京冬奧組委的一員。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是對家人的思念。我的寶寶才兩歲半,現(xiàn)在我每周末都要坐高鐵回南京看看孩子。雖然過程會辛苦一些,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能讓我從辛苦中體會快樂。”袁丁說。
從服務媒體的志愿者到報道奧運的記者,再到奧運報道的媒體組織者。袁丁的角色變化了,但目標和初衷卻從未改變。入職新聞宣傳部后,她希望可以將做記者時積累的經(jīng)驗盡快帶到新的崗位上。“新聞宣傳是全社會和全世界認識北京冬奧會的窗口,也是北京冬奧會對外發(fā)聲的閘口,責任和壓力如影隨形,但我們有決心、信心和恒心把北京冬奧會辦好。”
難忘火炬手 財務管家高東輝的奧運情
從都靈2006年冬奧會到北京2008年奧運會,再到如今籌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這已經(jīng)是高東輝第三次與奧運結(jié)緣。
2006年都靈冬奧會,高東輝就作為一名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工作之余她還到現(xiàn)場為中國高山滑雪運動員加油助威。那個時候,她就期盼著冬奧有一天可以到中國舉辦。
2015年,高東輝的夢想真的成為了現(xiàn)實,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參與過奧運又喜愛滑雪運動的高東輝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冬奧組委的首次社會招聘。“我從心底里就覺得應該再次參與其中,為辦好冬奧出一份力,這也算是我的一種奧運情結(jié)吧。”
九年前的北京奧運會,高東輝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光榮的火炬手。每每回想起舉著火炬奔跑的時刻,高東輝都會感到充滿榮耀。她把傳遞的火炬珍藏在家里,準備留給孩子作為禮物,讓這份奧運精神代代傳承。
高東輝負責的財務預算工作是冬奧盛會有序進行的根基,她說:“凡事預則立,預算工作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在貫徹大財務戰(zhàn)略中將預算工作做好,需要將有限的資源合理布局。過去的經(jīng)歷幫助我積累了經(jīng)驗,新的崗位會有新的要求和任務,也會有不同的挑戰(zhàn),我已經(jīng)做好了迎接挑戰(zhàn)的準備。”(文/徐思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