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4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發(fā)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再次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IMF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和穩(wěn)定增長對世界經濟十分重要,中國將繼續(xù)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IMF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7%和6.4%,主要是考慮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并且未來有望繼續(xù)獲得財政支持。
對于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奧布斯特費爾德說:“我們看到非常強勁的增長,尤其在我們的更新內容之外,(中國經濟)第二季度6.9%的增速同樣超過預期。”
奧布斯特費爾德表示,從體量上來說,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中國經濟強勁增長推動了世界,尤其是亞洲地區(qū)的經濟增長。“今后中國將繼續(xù)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對于亞洲地區(qū)的繁榮尤為重要。”
在他看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溢出效應非常大。“正如我以前說過的,發(fā)生在中國的事情,影響不僅限于中國。”
奧布斯特費爾德表示,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改革,轉向服務業(yè)主導、消費驅動的發(fā)展模式。對世界而言,重要的不僅是中國保持強勁的增長數字,還在于中國以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的方式增長。
奧布斯特費爾德說,中國經濟面臨信貸增長較快等風險,但中國政府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這些問題,并開始著手采取措施,包括與IMF展開建設性合作。
談到中國在推動全球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奧布斯特費爾德贊賞中國以積極方式加入有關全球化的討論,認為中國能夠采取切實行動推動全球發(fā)展。
“‘一帶一路’建設非常重要,不僅有望帶來大量基礎設施投資,而且能夠降低各地區(qū)之間的貿易成本,推動國際貿易發(fā)展。”他說。
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中,IMF認為全球經濟持續(xù)復蘇,維持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分別為3.5%和3.6%的預期。IMF表示,全球經濟短期風險“大致均衡”,但從中期來看下行風險比較大。
對此,奧布斯特費爾德認為,當前部分發(fā)達經濟體的公司和公共債務水平過高,一旦利率水平回歸正常,其償債能力將面臨挑戰(zhàn)。此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經濟體調整貨幣政策也可能對新興經濟體產生影響,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風險因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