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出處:2016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時強調(diào),各地區(qū)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局意識、責任意識,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堅定改革決心和信心,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fā)力,敢于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
學習札記:進入深水區(qū)、攻堅期的改革,既面臨難啃的“硬骨頭”,又面臨難涉的“險灘”。抓改革落實,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不僅需要為改革鼓勁加油、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推動改革的促進派,更需要為改革動真碰硬、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抓出成效的實干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抓改革落實提供了科學方法論,是指導各地各部門和各級黨員干部推進改革落實的重要遵循。
所謂改革,就是要除舊布新,改變現(xiàn)有規(guī)則和相對平衡狀態(tài),改到深處實質上就是利益問題。全面深化改革,許多舉措是對不同人群過去不合理利益的調(diào)整和再分配,因此必然會觸動固有的利益格局,必然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而“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面對深水區(qū)、攻堅期的改革,社會上一般會出現(xiàn)三種態(tài)度:一種是擁護改革、支持改革,為改革搖旗吶喊、敢于擔當,這種人就是改革的促進派,這是大多數(shù);另一種是由于各種原因,有意無意阻撓改革,增加了改革的阻力;還有一種是做旁觀者、中立者,這種人實際上是改革的“觀潮派”。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對于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做“改革促進派”。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改革的決心和信心要用行動和效果來檢驗,不能只表態(tài)不表率,只掛帥不出征。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實、成在實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這些重大決策部署能不能落到實處,能不能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推動經(jīng)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能不能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關鍵要靠各地各部門以及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嚴格執(zhí)行、真正落實、扎實苦干。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是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政治品格。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不僅親自抓、帶頭干,還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堅持親自謀劃改革思路、部署改革措施、督查改革落實,以想抓落實的自覺、敢抓落實的擔當、會抓落實的能力,抓實問題、開實“藥方”、提實舉措。將深化改革的大命題落實為實際工作的小篇章,促進各項改革措施有序落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真正做“改革實干家”。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激活和集聚各方面的改革力量,尤其需要將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推到改革決策和執(zhí)行崗位上。實際上,只有選拔重用那些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立場堅定,衷心擁護和堅決執(zhí)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決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放在心中、抓在手上的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才能確保改革方向、增強改革信心、完成改革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講,選拔重用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改革。各級黨委要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仍瓌t,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20字好干部標準,把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選出來、用起來,給肯改革的人以機會、給會改革的人以舞臺,為敢于擔當者擔當、為敢于負責者負責,營造鼓勵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的良好氛圍,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譜寫新篇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