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云南鎮(zhèn)雄縣抓住“關鍵少數(shù)”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實處著力,推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
該縣抓住“關鍵少數(shù)”,抓實基層支部,確保學習教育“學”有載體、“做”有目標、“改”有抓手。落實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作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任務,作為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細化責任清單,努力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壓實責任。強化示范帶動,各級黨委(黨組)把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主要內容,確定主題,加強研討式、互動式、調研式學習。各級領導干部帶頭爭做合格黨員、合格領導干部,時刻檢視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努力為廣大黨員干部當標桿、做表率??h委組織部成立5個督查組,通過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翻看“痕跡”等方式,對全縣30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254個村(社區(qū))和縣直各部門黨組織全覆蓋開展隨機調研、督查。針對學習教育開展不正常以及“三會一課”、黨員固定活動日、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組織生活開展不規(guī)范的問題,進行問責處理,限期整改。
堅持系統(tǒng)謀劃,突出分類指導,該縣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行業(yè),制定具體、精準、有差異的學習計劃,讓每個黨員都參與進來,激活基層每一個“細胞”。針對機關黨員,以支部為單位,把學習教育納入黨支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規(guī)范化開展黨內組織生活。同時,借助黨校平臺,全覆蓋開展專題培訓。針對農(nóng)村黨員,以“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為契機,開展“送學下鄉(xiāng)”活動,為農(nóng)村黨員送去各類學習資料;以村級活動場所為中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豐富多樣的宣講活動;以綜合服務平臺為載體,常態(tài)化推送學習教育相關資料,讓“兩學一做”成為“日常餐”。針對流動黨員,建立網(wǎng)上黨支部,積極開展學習交流、網(wǎng)上調查、網(wǎng)上討論、網(wǎng)上征求意見等活動。利用返鄉(xiāng)節(jié)點廣泛開展專題培訓,確保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名黨員都能得到思想洗禮。
該縣積極推動載體創(chuàng)新,強化學做結合,把“兩學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經(jīng)常,防止形式主義,防止“兩張皮”。將學習教育與規(guī)范黨內組織生活相結合,以“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為基本形式,以落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為基本依托,嚴格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確保黨的組織生活經(jīng)常、認真、嚴肅。與推動干部作風轉變相結合,全面推行“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將村級9大類38項權力事項內容、辦事流程和結果公開,做到一個流程規(guī)范權力、一套圖表方便群眾、一張清單接受監(jiān)督,把村級權力置于陽光下運行;制定下發(fā)《村(社區(qū))干部退出辦法》,有效暢通村(社區(qū))干部上下渠道,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建立村(社區(qū))干部激勵基金,獎勵脫貧攻堅一線的優(yōu)秀干部,進一步調動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開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活動,嚴格按規(guī)則、按程序、按制度辦事,積極轉變工作作風。與各類中心工作相結合,讓黨員干部明“紅線”、知“高線”、守“底線”,以奮進的精神面貌、實干的精神狀態(tài),扎實推進基層黨建、脫貧攻堅、“四城同創(chuàng)”等各項工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