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連著黨風,家事連著國事。最近,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從“小官巨貪”的趙德海“窮怕了,見著錢就收不住了”,到侯亮平教育孩子從小就要守住底線……既直擊官場腐敗、社會流弊,也引發(fā)人們對家風建設的深入思考。對于手中掌握權力的黨員干部來說,重不重視家風,有什么樣的家風,是社會風氣的“晴雨表”,也有著強烈的示范導向效應。
正家風,是錘煉黨性的必修課。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格,也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毛澤東同志“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到習仲勛同志教育子女要“勤儉持家、低調做人”;從開國總理周恩來的“十條家規(guī)”,到我省老領導沈因洛對家人的“一寸不讓”,老一輩共產黨人家規(guī)嚴、家風正的佳話,既彰顯了無私無畏的風骨,也為今天的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更是首次將“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寫進了規(guī)范,將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以紀律形式予以固化。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自覺提高政治覺悟,時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將其作為錘煉黨性的必修課、終身課,咬住“常”“長”二字,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
好家風,是培育優(yōu)良作風的土壤。家風和作風,一體兩面,互為表里。家風正,則作風正、黨風清、政風淳,家風不正,就容易迷失方向、喪失原則、突破底線、滋生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一些黨員干部“一人當官,全家腐敗”,首先從自己爛起,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兵、夫妻檔、兄弟幫,屢見不鮮,甚至“全家總動員”,把公權力變成“私人訂制”,最終一起走上不歸路。無數腐敗案例警醒、告誡我們,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繃緊家風建設這根弦,始終守好“好家風”這道拒腐防變的思想屏障,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想事干事前面、從8小時之內延伸到8小時之外、從辦公桌拓展到課桌書桌飯桌。
育家風,必須堅持嚴字當頭。黨員干部如何建設家風?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囑咐,要操這點心,家里那點事有時不經意可能就溜過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正所謂“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寓愛于嚴,施教于嚴,才是家教真諦。黨員干部要念好從嚴治家的“緊箍咒”,正確對待親情,做到“發(fā)乎情,止乎禮”,關愛不溺愛、善待不縱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亂、管好下屬不掉隊。要善于教育家人,放眼家庭長遠利益,以家庭聲譽為重,不出難題、不找麻煩、不添亂子,特別是對于家人身上的苗頭性問題,要早發(fā)現、早教育、早制止、早糾正。
揚家風,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干部就是一個標桿。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當好家風建設的“主角”,在修身上言傳身教,在立廉上以身作則,自覺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踐行者、示范者,勇敢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繼續(xù)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要帶好頭、做表率,以責任擔當精神彰顯模范作用,以優(yōu)良的黨風政風帶民風,帶動全社會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