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還在國內(nèi)討論"一帶一路"的時候,"一帶一路"64個國家已有420萬中國人在那里謀生。誰控制了"一帶一路",控制了絲綢之路,誰就在世界的未來占有主動權(quán)。中國的敵人不是美國,是我們自己。我們能否真正強大,要靠我們自己進一步的改革開放,怎么改,出路在哪里?就在"一帶一路"。
"中國還能不能上?"這個問題約等于"中國經(jīng)濟還會不會崛起"。21世紀世界如果有兩件大事,其中一件肯定是中國經(jīng)濟的崛起,如果只有一件,那就是中國崛起,或與中國崛起有關(guān)。中國現(xiàn)在經(jīng)濟下行,但連中國的對手或者敵人都不會懷疑中國崛起。
對形勢的判斷,可以比著看。怎么個比較?一"比過去",看困難是不是多了;二"比對手",看他們的困難是不是比我們少;三比"辦法",看解決困難的辦法比過去是多了還是少了。應當說,今天的形勢還是是好的。我們國家的形勢應當說是要往前比,從萬歷皇帝到民國,再到今天這個時代,中國成了世界第二。北方威脅沒有了,俄羅斯的威脅沒有了,蒙古國的美國駐軍也走了,中國外部的威脅少了。習近平時代,比過去,今天的問題并沒有增加;和對手比,我們的日子要好過一些?,F(xiàn)在全世界都進入了經(jīng)濟新常態(tài),都在緩慢復蘇,美國踩油門也很難加速。"一帶一路"64個國家我都考察完了,其他也走了幾十個國家。跟沿線其他國家比較起來,我們問題并沒有比別人更多,或者更難。習近平干事難,奧巴馬干事也難。所以,我們沒有足夠理由悲觀。當然,過分樂觀當然沒有必要。
中國還能不能上?只要把所有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分析中國經(jīng)濟形勢,第一個看存量,第二個看流量,還有看未來的潛能。光拿股市看,就不全面。國家硬實力的指標,人口、資源、財富的積累等,我們國家的這些硬指標,應該說有喜有憂。第二個是流量,包括GDP、股市、貿(mào)易、投資、消費、移民等指標,衡量中國經(jīng)濟流量也不能只拿一個晴雨表,要拿十來個晴雨表來測量,這樣可能全面、客觀一些。現(xiàn)在不管是樓市、股市和匯市的問題,都是法治和市場經(jīng)濟制度還不完善造成的。
經(jīng)濟下行,應該說還在預料當中。以"一帶一路"為龍頭,借"十三五規(guī)劃"全面拉動中國經(jīng)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國跟美國這兩個世界大國,現(xiàn)在都遇到了一個檻,仔細想一想:美國的敵人是誰?不是別人,是他自己;中國的敵人也不是美國,也是我們自己。我們能否真正強大,要靠我們自己進一步的改革開放,怎么改,出路在哪里?就在"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很多人懷疑有很多的風險,我走完"一帶一路"。有幾個想法,第一,"一帶一路"有實有虛,往虛的說那是中國夢,是今后的強國夢,漢朝那么牛,漢朝不要廣東,不要東北,要控制絲綢之路,控制了這條大通道,就控制了世界的生意買賣。唐朝那么牛,云南是獨立的,吐蕃是獨立的,東北也是獨立的,但漢朝控制了"一帶一路"。成吉思汗為什么先打"一帶一路",因為他知道控制了經(jīng)濟帶以后,財富積累就有了相當?shù)幕A(chǔ),而且可以順勢而為,從西部打中原。誰控制了"一帶一路",控制了絲綢之路,誰就在世界的未來占有主動權(quán),習近平執(zhí)政不俗之處就是盯住了"一帶一路"。
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一個戰(zhàn)略。很多人說是一個規(guī)劃,是一個構(gòu)想,這是怕"中國威脅論"。我們?nèi)ミ@么多國家,所有國家都說"一帶一路"是"戰(zhàn)略"。"你們?yōu)樯墩f不是戰(zhàn)略"?哈薩克人、馬來西亞人說:"我們喜歡這個'戰(zhàn)略',因為是和平的戰(zhàn)略,是有利于大家的戰(zhàn)略,是能給我們帶來就業(yè)的戰(zhàn)略,有什么必要回避?"
說說所謂"一帶一路是最危險的地區(qū)吧"。今年阿富汗還有30家中國企業(yè)堅守,索馬里1.2萬個中國大小商鋪,金三角地區(qū)中國人把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包下來做開發(fā)區(qū),敘利亞、伊拉克還有一千多中國人堅守。就跟哥倫布這些底層混混最早走出去一樣,那些歐洲經(jīng)濟學家還在柏林算計剩余價值的時候,哥倫布們早就已經(jīng)把真金白銀值賺到手了。我們還在國內(nèi)討論"一帶一路"的時候,"一帶一路"64個國家已有420萬中國人在那里謀生。
"一帶一路"就是升級版的改革開放,是一個升級版的對外貿(mào)易,是一個升級版的"中國走出去"。"一帶一路"不是該不該做,而是要怎么做。那么,"一帶一路"的問題和隱患在哪里?
第一個還是制度問題。這要開放倒逼改革。從制度來講,我們的的確確跟當今世界的理念差距在加大。比如政策調(diào)研制度,我們?nèi)绻袊乐?、科學的調(diào)研和基本民主,你聽一聽大家的意見,會避免很多的差錯。比如工會制度,全世界沒有國家的政府反對"一帶一路"。但很多國家工會反對,我們的工會在沿線國家遭到了他們的工會形形色色的抵。緬甸,甚至在最危險的索馬里、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金三角等這些地方,連這些國家的工會都比我們工會的制度進步得多。以為我們什么制度都是先進的,這是有問題的。
第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放不光是貿(mào)易的自由化,還是一個經(jīng)濟管制的放松,國家需要全面的改革,和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第三是文化教育。我們國家一方面經(jīng)濟展示的非常強大,而文化教育卻是非常的脆弱,而這恰恰是我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夠讓全世界尊敬的軟實力。這個方面一定要有一個長遠的文化教育戰(zhàn)略。
我的全程考察"一帶一路"的結(jié)論是:一帶一路的機遇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快、那么好,但風險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那么難。這是"中國向上"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經(jīng)濟復蘇的好倡議、好戰(zhàn)略,是多贏的戰(zhàn)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