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一些中小學掀起了普及“兩會”知識的熱潮。比如,河南鄭州市惠濟區(qū)實驗小學開展了“聚焦兩會,我在行動”系列活動,讓“兩會”知識走進課堂,并引導學生就國家、社會、學校等各方面表達自己的見解;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柳陂鎮(zhèn)中心小學開展“兩會知識知多少”主題教育活動,讓小學生了解有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關心、關注國家大事……“兩會”知識進校園,也給中小學生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當然也許不少人會說,全國“兩會”關注的都是社會熱點問題,比如民生問題、教育問題、反腐問題等,而中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好知識,讓學生關注“兩會”有必要嗎?再說了,這些內(nèi)容在考試中又常常不會涉及到。筆者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要把中小學生培育成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不僅僅需要向他們傳授好書本理論知識,還需要對他們開展好公民教育,引導學生關注國事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樣才能使他們長大后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
然而,當前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學校追求升學率、家長看重分數(shù)的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對學生知識的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對學生的公民教育卻被忽視、被弱化。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學生公民意識的缺失,比如社會責任感不強,缺乏清晰規(guī)劃和奮斗目標;以自己為中心,對別人漠不關心;缺乏社會公德意識,肆意損壞公共財物等等。對學生公民教育的缺失,既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又不利于他們長大后更好地融入社會。因此,對于學校來說,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抓住有利時機,對學生開展好公民教育。眼下,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正是加強對學生公民教育的好時機,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關注“兩會”,為學生上一堂公民教育課。
給學生講一講“兩會”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及全國“兩會”,中小學生大都知道這是共商國是的盛會,而對于有關“兩會”的一些常識卻并不了解。比如,政協(xié)召開的時間為何比人大早,議案和提案之間有何區(qū)別,一份優(yōu)秀的議案或提案是怎樣產(chǎn)生的等等。這些“兩會”小常識課本教材幾乎很少涉及,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講一講,引導學生關心、關注國家大事,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讓學生看一看“兩會”現(xiàn)場直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兩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都緊緊圍繞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重大問題展開討論,建言獻策,共商國是,展現(xiàn)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盡職盡責,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才得到解決。對于學校來說,不妨讓孩子看看“兩會”直播節(jié)目,通過看去感受代表們、委員們身上的那種責任擔當意識,筆者相信這比空洞的理論說教效果要強得多。
正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名優(yōu)秀的中小學生不僅僅要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強烈的公民意識,關心國家大事,關注民生民情。從這一層面講,“兩會”知識進校園,無疑是開展公民教育的有益嘗試。在這里,筆者真心希望各中小學能夠抓住“兩會”契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上好公民教育課,為他們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河南漯河市郾城區(qū)委辦公室)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