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來說,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在全面從嚴治黨走向縱深的時代背景下,對嚴于自律、慎獨慎微的強調(diào),其實是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了一個現(xiàn)實考題:當紀律嚴起來了,制度的籠子扎緊了,在日常能不能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當監(jiān)督之網(wǎng)密起來了、“高壓線”管住了更多的貪腐之手,在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小節(jié)上,是不是同樣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敬畏之心?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體驗,在眾目睽睽的公眾場合,我們會更自然地檢視自己的言行;在“探照燈”照向自己的時候,我們也會更有約束意識、邊界意識。而獨身自處、無人監(jiān)督時,少了外界的壓力、沒有他人的目光,紀律意識、道德修養(yǎng)可以說是“存乎一心”。因此從拒腐防變的角度講,“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才最見黨性修養(yǎng)、個人修為,在這之中“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才是對黨性更大的考驗。
相對于他律而言,嚴于自律、慎獨慎微當然是“律”的更高境界,但卻不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過高要求、過分要求,而是必須筑起的思想防線,必須把好的道德關口。在不少腐敗案件中,一些領導干部成為言行不一、表里相悖的“兩面人”,一些領導干部在一條煙、一頓飯、一點“小意思”中“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正是在這樣的關口存在思想行為誤區(qū)。有的認為黨紀黨規(guī)明面上做到就行了,私底下、無人時、“八小時之外”則屬于“自由時段”“自由區(qū)域”,神經(jīng)不必那樣緊繃、要求不必那樣嚴格。這些問題表面上看是自律意識不強、自我約束不夠,從思想根源上講,則是把守紀律、講規(guī)矩當成是負擔,當成“不得已而守之”的繩索,口頭重視、內(nèi)心輕視,表面不敢、內(nèi)心不愿。
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穩(wěn)得住心神、抗得住誘惑,才能防止繩從細處斷,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
——摘自《湖北日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