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公報指出:我們黨最大政治優(yōu)勢就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不講政治、脫離群眾,黨的領(lǐng)導就會被虛化削弱。筆者日前在調(diào)研時卻聽到一些基層干部嗟嘆:“現(xiàn)在群眾工作越來越復雜,老方法不能用,新方法不會用,做群眾工作真是難。”現(xiàn)實中,確實有個別基層干部不樂于、不善于做群眾工作,平時對群眾能躲就躲,遇到復雜問題無所適從,將開展群眾工作看成了“負擔”。
將群眾工作視為“負擔”,遇事躲著走,實際是一種不擔當、不作為的表現(xiàn)。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群眾利益多元化,協(xié)調(diào)解決群眾訴求的難度也在增加。面對新情況、新形勢,一些黨員干部不加強學習,工作方式陳舊粗暴,喜歡命令式的強迫群眾服從。一些干部工作在縣里住在市上,或者工作在鄉(xiāng)鎮(zhèn)住在縣城,下基層也是車來車往,蜻蜓點水,干部不認識群眾,群眾也見不到干部。甚至有些黨員干部一和群眾打交道就頭疼,“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說不到一起去”。
將做群眾工作視為“負擔”,導致部分基層干部服務(wù)群眾水平下降,遇到復雜局面就束手無策、舉措失當,最后索性遇到問題避著走。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不僅無法使黨和國家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實,也疏離了黨群干群關(guān)系,削弱了黨的領(lǐng)導,削減了群眾的獲得感。
做群眾工作,需要將“負擔”轉(zhuǎn)化為“擔當”。中央紀委七次全會提出,人民的心聲、心愿、心念就是民心,增強人民群眾對黨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賴,是最大的政治成就。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這對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提高黨的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基層黨員干部,就要自覺把做好群眾工作作為一種責任和擔當,真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做好群眾工作,需要黨員干部從根本上端正態(tài)度,真正把老百姓當親人,回答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不斷增強貫徹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就會自覺站在群眾角度想問題,就會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就會學會用群眾語言做好群眾工作,和群眾打成一片。做好群眾工作還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要說話算話、一諾千金,真心實意為群眾辦成事,讓群眾得實惠、收實效。
民心始終是我們黨最深厚的執(zhí)政之基。黨員領(lǐng)導干部只有把做群眾工作視為一種責任,才能真正做到為百姓擔當,實現(xiàn)黨群干群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