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00多干部為啥被擋在換屆大門外?”“史上最嚴資格審查,一批候選人被卡在門外”……近日,多家媒體報道了一些地方在換屆選舉工作中如何把好代表“入口關”、選舉“組織關”和全程“監(jiān)督關”的事例。
如,在貴州,200余名干部因檔案審核不符合條件,被取消考察資格;20余名干部因未如實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被取消換屆提名人選資格;經聽取紀檢監(jiān)察機關意見,300余名干部被取消換屆提名人選、考察對象資格;經對有關信訪舉報進行調查核實,40余名干部被取消考察對象資格。重慶市璧山區(qū)通過“負面清單”的形式嚴把人大代表“入口關”,在候選人提出階段,該區(qū)342名由政黨和人民團體、選民聯(lián)名推薦的代表候選人人選中,有8人因為有關個人事項漏報、曾有行賄行為、違反計生政策以及群眾公認度不高等原因未通過考察審查,被取消候選人資格。
品行有虧,即被拒之門外,是不是從中嗅出了“零容忍”的政治態(tài)度?在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遼寧拉票賄選案之后,“堅決杜絕此類現象發(fā)生”,在治標上要堅決打擊、果斷查處換屆選舉中違反黨紀國法、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違反組織紀律和換屆紀律、破壞人大選舉制度、挑戰(zhàn)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人和事;在治本上離不開堅決糾正“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以選人用人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態(tài)的“山清水秀”。
換屆選舉,事關選人用人,是政治上的風向標。選出好干部、好班子、好風氣,必須抓住嚴格選拔標準、嚴密工作程序、嚴明換屆紀律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真正讓那些忠誠干凈擔當、為民務實清廉、奮發(fā)有為、銳意進取、實績突出的人選上去、用起來,讓那些漠視法紀、不守規(guī)矩、弄虛作假、見利忘義、口碑不好、德不配位的人沒有市場、受到懲戒。
確保換屆選舉風清氣正,就要以鐵的紀律、鐵的手腕和鐵的擔當筑起“銅墻鐵壁”,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嚴格執(zhí)行中央提出的“九嚴禁”要求和“九個一律”的處理規(guī)定,抓早抓小,堅決落實換屆風氣問責制,釋放有責必擔、失責必究、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無論是正在換屆或即將換屆,對一些人“沖底線”的風險決不能低估。要善用“四個凡提”之“盾”,更要堅持“零容忍”,高舉“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之“劍”,對說情打招呼、跑官要官、權錢交易、拉票賄選等違紀違法行為絕不姑息遷就、絕不法外開恩。無論涉及什么人,無論涉及多少人,都要依紀依法一查到底,該組織處理的作出組織處理、該紀律處分的給予紀律處分、該移送司法機關的移送司法機關,堅決防止“破窗效應”,讓換屆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換屆選舉,也是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人導向的良機。機不可失,修復過去遭到破壞的“小氣候”,正當其時。各級責任主體應乘勢而為,借“大氣候”東風之力,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把失去的干部士氣“喚醒”,以煥然一新的政治生態(tài)促進海晏河清的生態(tài)圈形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