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中說:“一切偉大之物,總是遠離了市場和榮譽才能發(fā)生:新價值之發(fā)明者總住在市場與榮譽很遠的地方。”五柳老人崇尚“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唐人劉昚虛也很欣賞“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的情調。這些樸素的心靈,大都是安靜的,卻又是不安分的。
一個朝覲圣殿的信徒,一顆執(zhí)著求索的素心,必須遠離嘈雜塵世,必須拒絕物欲蠱惑,不忘初心,殫精竭慮,以堂吉訶德般的斗士作風,傾注著宗教般純粹的情感,固守著自己的信仰。理想就如同初戀,堅守比放棄有希望;但固守理想,也如同被圍困的垓下,要忍受十面埋伏的危機、四面楚歌的痛楚和霸王別姬的決絕。
做學問亦如此。學問是學養(yǎng)的積累和迸發(fā),學養(yǎng)是學問的提煉和升華。學識、修養(yǎng)、風誼和才行,只有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只有在狙擊原欲的艱難選擇中,才能得以大概括、大歸結、大升華,才能體現一種可貴的自由潛質和風操,散放出強烈的個性氣場,釋放出人生的正能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