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是一門治國安邦的學問。研究好這樣的學問,首先應當關注政治的基本價值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政治具有階級屬性,政治實際上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從國家治理角度講,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因而政治是一門科學、是一種藝術。
政治學作為一門系統(tǒng)科學,具有廣泛的研究領域。國民、階級、政黨、領袖、公眾輿論、政府、國家等等,都可以說是政治學研究的基本范疇。政治學研究還具有宏觀、中觀、微觀等不同層次。基于這樣的層次,政治學研究大致可以包括政治哲學、政治管理、政治技術等基本方面。這些方面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又都具有相對獨立的視角。
在宏觀上,政治學需要解決人類政治生活的基本價值問題。如什么樣的政治生活才是人類理想的或者一定范圍的民眾所向往的政治生活?如何理解并解決人類政治生活所面臨的難題和困境?這類問題是政治學研究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中觀上,政治學所要解決的是如何使制度設計更能體現人類政治生活的理想目標,更能有效地選擇政治體制。這樣的研究要求政治學在制度設計上有所貢獻。微觀上,政治學所要解決的是擔當政治角色的個體以及團體的實際政治態(tài)度、政治行為以及所運用的政治技術等問題。這實際上是政治學對個體多樣化進行觀察,再得出相應的規(guī)律。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提出政治學等學科需要補課,自那以后,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政治學研究已經有了長足進步。無論是學科專業(yè)、研究隊伍還是人才培育、學術成果,都有了跨越式發(fā)展。但也必須注意到,在研究取向上,多年來較多地注重宏觀層面,對于中觀、微觀層面的問題相對來說關注較少,研究不夠深入。我們解決了許多重要的宏觀問題,確立了理論、道路、制度、文化自信,但是具體的政治管理和政治技術層面,尚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扎扎實實去做。這好比買好了房子,還要進行內部精細裝修,才能適合居住。政治管理有效、政治技術運用得當,才能讓良好政治制度充分發(fā)揮功能和作用。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比如,對于議事規(guī)則如何確立,就應當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理論上,對于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項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是一件非常嚴肅也是技術要求很高的事情。我國政治實踐中貫徹實行民主集中制,要求作決定經過集體討論、集體決策,體現集思廣益和集體領導的優(yōu)勢。但是,如何集體討論、集體決策?這就涉及議事規(guī)則問題。議事規(guī)則在各種集體行為中都是基礎性問題,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什么樣的議題、經過什么樣的程序才能進入決策議程;二是經過了上述程序進入決策議程之后,又通過什么樣的程序才能作出決定或者不作出決定。在我們的政治實踐中,盡管各個層級的決策體系中都有類似議事規(guī)則的相關規(guī)定,但是很多規(guī)定要么被束之高閣、難以得到落實,要么其本身可操作性不強。議事規(guī)則應當在基本體制規(guī)則框架內制定,在程序上體現參與各方的權利,并且權責對等。
再比如,干部選任制度在整個政治制度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一般意義上說,干部選任制度涉及政治資源配置的公平合理問題,也涉及能否按照人盡其才的原則將合適人才選任到合適崗位上的問題。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干部選任的制度規(guī)范,研究不同性質、不同領域以及不同層級的干部選任所應采取的不同制度和程序。
可以看到,上述問題固然也涉及政治學研究的價值取向,但更多反映的是管理、程序、技術操作等中觀和微觀問題。從邏輯上說,這些層面的問題得到解決和改進,有助于更好地體現政治學研究的價值和要求。反之,如果不能通過實際舉措對政治實踐有所推進,我們便有可能兩方面都會有所損失:既不能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也不能使人們體會到政治學的真諦和精神。
(作者為復旦大學教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