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兵 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家協(xié)會秘書長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法律責任)
視頻:http://416w.cn/2016/0825/907104.shtml
專輯:http://special.71.cn/160118-3/
回顧經(jīng)典歌曲:《怒吼吧,黃河》
下面咱們再聽聽《黃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叫《怒吼吧黃河》,它是怎么誕生的呢?
1938年9月,武漢淪陷后,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yún)瘟荷娇谷崭鶕?jù)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這些都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
1939年1月,光未然抵達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朗誦詩《黃河吟》,并在這年的除夕聯(lián)歡會上朗誦此作,冼星海聽后非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1939年3月,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里,冼星海抱病連續(xù)寫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黃河為背景,熱情地謳歌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保衛(wèi)祖國的必勝信念。
這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一版本,也就是延安版本。這個版本冼星海是用簡譜寫的,為什么呢?因為當時延安的條件非常艱苦,要組成真正的管弦樂隊是不可能的。當時只有幾把小提琴,剩下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類的樂器,大多數(shù)人都不識五線譜,所以就用簡譜。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黃河大合唱》在延安大禮堂首場演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前去觀看,毛主席看完之后,給予了高度評價。
后來,《黃河大合唱》影響甚廣,出現(xiàn)了不同改編版?!饵S河大合唱》有五個正式版本:第一,就是剛才說的延安版本;第二,冼星海到蘇聯(lián)去學習,在學習期間,他又把《黃河大合唱》重新配器,用正式的管弦樂做了一個改編,被稱為蘇聯(lián)版本;第三,1957年,李煥之先生對《黃河大合唱》重新改編,形成了上海樂團的版本;第四,1975年,嚴良堃等中央樂團的作曲家集體改編了《黃河大合唱》,形成了中央樂團版本;第五,還有一個是瞿維改編的鋼琴版本。
我們現(xiàn)在文藝的各個團體,在各個大活動中都還在演唱《黃河大合唱》,甚至在全世界都能響起《黃河大合唱》雄壯的樂曲?,F(xiàn)在請聽《怒吼吧,黃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