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黨性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使黨員干部精神上受到洗禮震撼,真正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這是各級黨校一直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課題。近年來,浙江省委黨校立足實際,牢固樹立五種導向,積極探索黨性教育的有效途徑和實現(xiàn)形式,不斷提升黨性教育的科學化水平。
樹立問題導向,增強黨性教育的說服力。如何讓黨性教育入腦入心入行,關(guān)鍵要緊扣實際,突出問題導向,發(fā)揮研機析理、解疑釋惑的作用。只有準確回答了長期困惑黨員干部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廓清了思想迷霧,才能使學員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圍繞真學真信真用,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經(jīng)典著作教學,加強中特理論體系及四個自信教學,重點突出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解讀,引導學員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辨大勢、觀大局、析大事,全面客觀地看待改革發(fā)展中的各種矛盾和難題,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樹立互動導向,增強黨性教育的感染力?;友杏懘蚱屏藗鹘y(tǒng)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員交流互動、共同探討分享彼此的思考、情感和體驗,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目前我校已探索出現(xiàn)場教學、案例式互動、“2﹢X”互動、嵌入式互動、咖啡論壇、提問答疑、讀書沙龍、熱點難點問題研討等多種互動方式,以及紅色學府網(wǎng)、微信、微訊等線上互動。在黨性教育中,互動不僅能促進思想交流、解除思想疑惑、凝聚思想共識,而且能溝通感情,升華感情,觸及靈魂深處。
樹立實踐導向,增強黨性教育的吸引力。黨性鍛煉,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除了讓學員接受理論知識的灌輸,更要把學員帶出去、動起來、想起來,讓學員在實踐現(xiàn)場去體驗黨性、錘煉黨性和提升黨性。一是到紅色基地開展黨性鍛煉。安排學員去紅色基地開展黨性教育主題活動,如省內(nèi)的南湖、四明山分校,省外的延安、井岡山、西柏坡、沂蒙山、紅旗渠等全國重點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在紅色基地感受紅色氛圍,受到黨性鍛煉。二是組織開展軍訓活動。針對中青班特點,安排學員赴舟山島嶼開展封閉式軍事訓練,對中青年干部加強國防教育和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著力錘煉黨性、磨練意志。三是到基層一線開展黨性鍛煉。以“三嚴三實”為主題,組織中青班深入衢州、麗水、淳安的一線農(nóng)村開展“三進三同”黨性作風實踐鍛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真正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三個根本性問題,不斷增強做群眾工作本領(lǐng)。
樹立情感導向,增強黨性教育的震撼力。著力發(fā)揮情感在黨性教育中的催化劑作用,在現(xiàn)場教學、訪談式教學、情景教學、體驗式教學過程中以情感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如,在淳安開展訪談教學:《習書記在下姜的小故事》。下姜村老支書聲情并茂地講述了習書記在下姜村蹲點調(diào)研的點點滴滴。通過建沼氣池、種植中藥材、蠶桑園考試、有話直接說、給下姜村的去信等一個個故事,讓學員深刻感受到習書記深入基層、情系群眾、務(wù)實親民的工作作風和人格風范,使整個教學體現(xiàn)強烈的震撼性和感染力。每一次教學后都要及時做好小組討論、交流總結(jié)工作,積極引導學員進行交流、點評和反思,把那份感動和震撼提升到理性思考和理論高度。
樹立主體導向,增強黨性教育的持續(xù)力。著眼于充分發(fā)揮學員在黨性修養(yǎng)中的主體作用,突出學員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習的內(nèi)生動力,一方面在全班設(shè)立班委、黨支部,下設(shè)小組,負責培訓期間微課堂、外出考察、小組研討、班級研討、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wù)、自我監(jiān)督。另一方面針對成人學習的特點,設(shè)置了從政交流、讀書沙龍、熱點難點問題研討、辯論賽、學員論壇、撰寫黨性分析等教學方式方法,鼓勵學員課前自學思考,課中互動研討,課后梳理復習、撰寫讀書筆記,實現(xiàn)自主學習全方位、全過程,達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作者單位:浙江省委黨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