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須擁有自己的反導系統(tǒng)!”為了這口氣,“反導尖兵”陳德明26年鑄盾天疆,在荒涼大漠寫下精彩人生;“絕不能再讓洪水奪走鄉(xiāng)親們的命!”劉景泰落水失蹤了,但他的精神正筑成千里大堤;“飛行不僅是勇敢者的事業(yè),更是我的使命所系、價值所在!”為了這個使命,艦載機飛行員張超把29歲的青春化作了海天“飛鯊”……
這個夏天,山河激蕩英雄氣!媒體上,人們點贊英雄用信仰冶煉出來的氣節(jié)、氣魄;交談中,人們贊嘆英雄用鋼鐵鍛造出來的氣概、氣度。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中華民族五千年代代相承的精神氣息里,英雄氣始終洶涌澎湃。“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許身報國的英雄氣,“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自我犧牲的英雄氣,“暮色蒼??磩潘?,亂云飛渡仍從容”是蔑視困難的英雄氣。
而今,盡管價值多元,社會多樣,但英雄氣這個正向氛圍的“最大公約數(shù)”從未消減?!读羷Α愤B年熱播,還不是它呼應著人們“遇到強敵,哪怕倒下也敢于亮劍”的共鳴?閻肅那弦歌感人心的旋律常年激昂在大街小巷,還不是它振奮著人們內(nèi)心那潛伏的豪氣?已是耄耋老人的抗戰(zhàn)老兵在“9·3”閱兵中獲得最高敬意,還不是他們讓眾人感懷于當年那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
英雄氣激蕩,國家有希望。新長征路上,讓英雄氣充盈神州大地,才能孕育出一個又一個英雄,才能續(xù)寫一篇又一篇傳奇。
英雄氣是膽氣。俗話說,無勇氣不英雄。男兒有膽氣,仗劍走天涯。朝鮮戰(zhàn)場上,志愿軍之所以能打敗“聯(lián)合國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志愿軍盡管“鋼”少,但“氣”足。小高嶺戰(zhàn)斗中,在連續(xù)擊退敵人8次瘋狂進攻后,陣地僅剩一人,但他抱起10公斤重的炸藥包沖進敵陣,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他叫楊根思,在用生命信守“人在陣地在”誓言的同時,也把磅礴的英雄氣刻在新中國的年輪里,刻在后繼者的心靈崖壁上。
英雄氣是氧氣。“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曾說,在研制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遇到困難時,他想一下“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話,渾身就又充滿了力量。1950年,“進藏先遣連”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喘不過氣來時,連長李狄三和大家想到“出兵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務,就像吸了氧氣一樣充滿力量,再次邁上風雪路。哲人有言,“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對目標堅定的人而言,英雄氣就是氧氣,英雄氣就是動力。
英雄氣是正氣。英雄氣是霸氣而非匪氣,是豪氣而非邪氣。英雄之所以為英雄,首先在于其目標和動力正確。正所謂“高尚的目標用卑鄙的手段來實現(xiàn),同樣不是高尚的行為”。古人云:“分雖嚴明而情貴周通”。只有讓正氣成為英雄氣的底色,威武而不私、勇毅而不俗、大公而不薄,才能絕惡棄俗,下自成蹊,重情重義,上下服膺。
時勢造英雄。在活力迸發(fā)的中國,踏著全面深化改革的鼓點,迎著越走越近的復興夢想,在“東風吹醒英雄夢,笑對青山萬重天”的今天,我們不妨多“呼吸一下英雄的氣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