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住偏僻老舊小區(qū),社區(qū)旁的斷頭路多年來一直沒有接通,居民時常面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出行狀況。最近,當?shù)卣块T經過走訪論證,終于接通了這段路,受到群眾好評。然而,類似沒有接通的斷頭路還有不少。
一些地方偏愛將大量資金投到重大基礎設施上面,但對群眾生活的老舊小區(qū)、“背街小巷”卻少有關注。有的甚至認為,這樣的小修小補都是“小事”,干了也沒多少人看到,在政績總結里也“不值一提”。這種只重“大手筆”、不重“小修補”的做法,說到底還是“重面子不重里子”思維在作祟。
“小修補”中有百姓生活煩難,亦是百姓福祉所系。城市發(fā)展需要“大手筆”,也需要“小修補”。“大手筆”再好,如果不能對接群眾的“小日子”,群眾也難有切身感受。沉下心來,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重視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補”,讓群眾滿意,也是莫大的功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