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chǎn)黨問責條例》是實現(xiàn)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實踐要求,體現(xiàn)了濃厚的實踐導向、問題導向和責任導向。把問責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正是全面從嚴治黨實踐創(chuàng)新的深化和固化、對突出問題的回應和破解,有利于深化標本兼治,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各級黨組織要把自己擺進去,聯(lián)系實際、以上率下,敢于較真碰硬、層層傳導壓力,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要按照有權必有責、權責須對等的原則合理配置權力,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要細化責任內(nèi)容,開列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問責清單,將責任管理常態(tài)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
堅持硬性標準與彈性約束相結(jié)合。《問責條例》從8個方面量化適用情形,確保制度剛性執(zhí)行;明確了4種從重加重、2種從輕減輕情節(jié),對明知故犯、不知悔改者予以嚴懲,鼓勵有關單位主動自查整改,做到了寬嚴相濟。具體實踐中,要建立科學、客觀、可操作的責任評價標準,盡量壓縮問責追責自由裁量空間,保證依紀追責、公平追責,確保制度剛性執(zhí)行。
堅持在崗盡責與終身負責相結(jié)合?!秵栘煑l例》對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主要責任和重要責任均予以明確,避免追責點到為止、避重就輕;實行責任追究終身制,要對調(diào)離原崗位的領導干部,同樣實行責任追溯。要建立健全問責配套制度,完善容錯機制、主動擔責機制,保護敢于改革創(chuàng)新、敢于擔責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做好問責制度與黨紀政紀處分、法律責任追究制度的有效銜接。
堅持問題通報與案情剖析相結(jié)合。建立責任追究典型問題通報制度,對典型案例公開曝光,警示領導干部反躬自?。粚盖槠饰鲎鳛橥▓笾匾獌?nèi)容,組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展學習討論,引以為戒。通過警示內(nèi)容的不斷深化,真正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釋放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有多大權力就有多大責任,就得有多大擔當?!秵栘煑l例》凸顯了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釋放出從嚴管黨治黨的強烈信號。用好問責利器就必須“真槍實彈”,層層傳導壓力。問責的責任不僅要落實到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也要分解到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政法等工作部門。這是問責制度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全面從嚴治黨要細化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鮮明態(tài)度。各級黨組織要深刻領會精神實質(zhì),加大問責力度,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對不擔當、不負責、不作為、亂作為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敢于碰硬、較真叫板,把該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避免破窗效應。惟其如此,才能發(fā)揮震懾作用。
問責威力在于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只有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才能一級壓一級、層層傳導壓力。不僅對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的領導干部堅決問責,而且對失責不問、問責不嚴,應當問責而沒有問責,破壞法規(guī)制度的領導干部也要嚴肅問責。要謹防“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現(xiàn)象,防止嚴肅問責的效應層層衰減。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應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作者李中新系吉林省四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