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故事這樣講的,一組支援老師前往南非一個貧困小鎮(zhèn)開展友誼幫助。一次野外游玩,其中一位老師想拉一位南非黑人少年,結(jié)果自己失去平衡,摔到一條足有兩米深的山溝里,血流不止。醫(yī)生診斷其需要輸血,可是一圈人檢測下來,大家的血型和老師都不匹配。這時,只有一個人沒有檢測,就是那位被幫助的少年。結(jié)果,少年的血和老師的血型完全吻合,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眼光紛紛投向他。然而少年猶豫了半分鐘,提出了一個條件,這不禁讓在場的師生感到氣憤,認為如果不是老師因為他的緣故現(xiàn)在就不會處在危險邊緣,他竟然還提條件。當少年輸完血時,他問醫(yī)生:“我還有多久就會死去?”在場的所有人聽到這句話之后對之前自己的盲目沖動感到后悔,他們明白原來少年的猶豫不是針對輸不輸血,而是在考慮要不要為幫助他的老師獻出生命。更加讓人無法想象的是,他作出那個在他看來是要獻出生命的決定時,只用了半分鐘。
故事除了表達出少年用生命回饋幫助過自己的人之外,言外之意其實更想透露出在生活中,我們有的時候會站在自己的視角去分析判斷別人,卻不知別人的酸甜苦辣是何般滋味。我們常說群眾工作容易,是因為它無非就是一些雞毛蒜皮、家長里短的小事??墒侨罕姽ぷ骺此迫菀祝瑓s往往是最能考驗我們基層干部的耐心、決心和熱心。別看農(nóng)民的事情小,分量輕,可若處理得讓雙方滿意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
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就是把自己一生都奉獻給了蘭考縣人民群眾,用實際行動去證明這個大寫又粗的好書記。如今許多基層干部對待群眾工作缺乏耐心、恒心和信心。
恒心,群眾工作是靠雙腳走出來的,如果一個領(lǐng)導干部對自己所管轄的村民情況都無法做到了然于心,很少去實際調(diào)查,那群眾工作一定開展的不順利。
耐心,群眾工作需要慢工出細活,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需要基層干部不厭其煩地深入群眾第一線,了解他們真正的困難和問題,俗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基層干部雖然不能親自去品嘗那杯水,體會它的溫度,但是我們要發(fā)揮工作的積極性,用耐心去感知這杯水,從而有效地幫助群眾解決他們的問題。
信心,老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些基層干部在群眾問題方面一吃到閉門羹,就不愿意再繼續(xù)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攻克它,其實不然,越是碰到不容易解決的,我們更應該有信心去把它解決好。
群眾的苦與樂,需要我們?nèi)シ窒砗透兄罕姷碾y與易,需要我們?nèi)ワ枃L和體會。作為基層干部,了解群眾、理解群眾、善待群眾才是為我們工作排憂解難。不要用自己的視角去看待和評價群眾的問題,多多站在他們的立場,多為他們考慮半分鐘,任何困難都不再是困難了。
【聲明:本文系本網(wǎng)獨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p>
投稿郵箱:jst71ztz@126.co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