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派優(yōu)秀黨外人士掛職鍛煉,是加強黨外干部培養(yǎng)選拔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
8名掛職北京市政府機關副局級領導職務的知名學者,近日即將結束他們?yōu)槠谝荒甑膾炻毶睢U勂鹨荒陙碓谡畽C關的生活,掛職人士表示,作風方面比較簡單,領導也都在食堂吃飯,沒有大吃大喝。說起在外人眼中神秘的官場,掛職人士表示,比較簡單,“官場也不是宮斗劇”。(12月24日 新華網)
記憶中,選派優(yōu)秀黨外人士掛職鍛煉是最近幾年的動作,從中央國家機關到各地都在大力做這件事,效果是積極的。從新華網披露的8名知名學者掛職的新聞看,當前黨外人士掛職鍛煉還需加把火。
首先,要深度“融入”掛職單位。以北京8名知名學者為例,“他們在政府機關掛職不坐班,主要參與研究工作,起到‘智庫’作用。”坦率地講,這樣的掛職不太“接地氣”,還比較“務虛”。選派的黨外人士只有與原單位脫鉤,在掛職單位實行坐班,分管具體業(yè)務,才能深度“融入”,通過做幾件實實在在的事情,“實戰(zhàn)”鍛煉自己分析、思考、綜合、協(xié)調等各方面能力,達到提升素質能力的目的。
其次,掛職要做實事。前述8人掛職時間到了,盤點所作的工作,或者開會,或者參與了重要決策,或者拿一個書面建議報告……應該說,比較充分地發(fā)揮了學者的“智囊”作用。但是,僅僅如此,還稍嫌不夠。如果能夠根據(jù)他們的專業(yè)特長,安排工作崗位,明確工作分工,明確落實責任,就可以在所掛職工作的崗位上有更多作為。
再次,掛職時間應延長。1年時間匆忙、太短,是8人掛職的普遍感受。是啊,到了新的工作環(huán)境和崗位,先要一段時間熟悉,等各方面了解得差不多了、工作上手了,估計也進入掛職“倒計時”了——365天,有的掛職者甚至成了“過客”和“看客”。這樣,不利于對他們的鍛煉。因此,在制度設計上,可否將掛職時間延長至2年,根據(jù)實際情況還可以順延?這樣,掛職的黨外人士可以避免“蜻蜓點水”的遺憾。
選派優(yōu)秀黨外人士掛職鍛煉,且行且珍惜。
選派優(yōu)秀黨外人士掛職鍛煉,仍需添薪加火。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本站證實,僅供讀者參考?!?/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