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不得不提到賈大山,他幾乎就是觀察習近平文藝旨趣的一面鏡子。
那時習近平才20多歲,到河北正定任縣委副書記。這個年輕的縣委新領導,第一個登門拜訪的對象是當?shù)貥I(yè)余作家賈大山。文藝對習近平有多重要,此處一目了然。
他們二人的交往細節(jié),在習近平本人的筆下,妙趣橫生。
“此后的幾年里,我們的交往更加頻繁了,有時他邀我到家里,有時我邀他到機關(guān),促膝交談,常常到午夜時分。記得有好幾次,我們收住話鋒時,已經(jīng)是次日凌晨兩三點鐘了。每遇這種情況,不是他送我,就是我送他。為了不影響機關(guān)門衛(wèi)的休息,我們常常疊羅漢似的,一人先蹲下,另一人站上肩頭,悄悄地從大鐵門上翻過。”
讓習近平難以忘懷的,除了這段珍貴的友情,還有賈大山的文學觀念。他說,把賈大山這里作為及時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把他作為自己行政與為人的參謀和榜樣。
他所贊賞的是,賈大山?jīng)]有忘記一名作家的良知,歌頌真、善、美,揭露和鞭撻假、惡、丑,讓人們看到光明和希望,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這一點,直到去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還念念不忘,直言這位熱愛人民的作家,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憂國憂民情懷。
無論是長途跋涉去求人借書的陜北時光,還是與作家徹夜長談不知今夕何夕的正定歲月,習近平人生的前幾步,以這種方式走下來,以這種形式打下了烙印。所以無論在寧德還是浙江,他勤于思考、熱愛寫作的習慣并不讓人奇怪?!稊[脫貧困》《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之江新語》這些書的出版,絕非偶然。其中文風簡單明快,論述事理分明,明顯受了不少之前閱讀經(jīng)歷的影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