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客場0:0戰(zhàn)平香港隊,中國男足晉級2018年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12強賽的希望已變得十分渺茫。
縱觀整場比賽,國足只是一味依靠邊路傳中、中路搶點的進攻模式,進攻缺乏中路有層次的配合和章法,低級失誤較多,還被對手制造了兩次絕好的進球機會。進攻軟弱,防守捉襟見肘,國足的表現(xiàn)豈止用“糟糕”形容!
或許結果可以歸咎于“運氣太差”,如果不是對方門框的“幫忙”,如果不是疑似門線冤案的發(fā)生,我們可能就贏了,但“運氣不好”掩蓋不住國足方方面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主教練的問題。球隊成績不好,主帥是負有一定責任的。有人說,主帥的戰(zhàn)術運用不當;有人說,主帥的換人安排不妥。這些分析都不無道理。而且,一個好的主教練,應該有較高的指揮“情商”: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固然重要,但打造一支整體性強、戰(zhàn)斗力旺盛的隊伍更重要。另外,主教練選人用人失當,一些狀態(tài)較好的球員反而上不了場,有幾人還是在球迷的呼聲下上場的。這恐怕影響了教練與球員彼此的信任,造成了雙方的矛盾。球隊成績不佳也進一步加深了這個矛盾,形成惡性循環(huán)。當主教練缺乏掌控全局、管理球隊的能力,結果可想而知。
再說說球員的問題。當比賽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時候,恰恰需要球星發(fā)揮作用,而我們?nèi)鄙儆袆?chuàng)造力且能力突出的球員。另外,隊員的年齡偏大、后備力量不足,都是制約球隊發(fā)展的因素。因此,我們要加強足球人才培養(yǎng),建立健全青訓體系,提高球員的訓練水平,重視足球理念教育。
最后是球風的問題。球場如戰(zhàn)場,哀兵必勝、驕兵必敗。上一場國足12:0大勝不丹隊,就有暴露出“驕兵”的可能。這其實是老問題了,今年年初舉行的亞洲杯上,中國隊小組賽三戰(zhàn)全勝晉級八強,何等風光。彼時,國足并不被人看好。而如今,身為種子隊的國足反而連小組賽都很難出線。國足應該醒醒了,贏得比賽首先要贏了自己。要擺正心態(tài),正視自己的實力;總結經(jīng)驗教訓,做好一切準備。
已經(jīng)有球迷吐槽,國足可能又要早早地備戰(zhàn)2022年世界杯了。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支持中國隊,對國足充滿希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