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在這段艱苦卓越的抗爭中,中華大地涌起出狼牙山五壯士、楊靖宇、趙尚志等等一大批英雄兒女,他們?yōu)榱藝业拇嫱觯褡宓拿\付出了自己可貴的生命。這些英雄人物們大義凜然的個人氣節(jié)、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百折不饒的抗爭品質(zhì)、鞠躬盡瘁的家國情懷永遠鐫刻在這片熱土之上。把英雄事跡正面宣傳下去是對歷史的尊重,對英雄的緬懷,對當代的警醒,也是對未來的憧憬。在當代,英雄事跡的正面宣傳的精神引領和價值引導對于重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重要的作用。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如何讓英雄人物的事跡在現(xiàn)代社會中紅旗招展考驗著我們的宣傳工作。當下,抹黑惡搞英雄人物的事件屢見不鮮,從“狼牙山五壯士溜崖下山”到“劉胡蘭被鄉(xiāng)親鍘死”,從“邱少云烈火中一動不動違反生理學”到“黃繼光堵槍眼不可信”,這些對于英雄人物肆意抹黑和攻擊的背后涌動的是歷史虛無主義的暗流。以插科打諢的方式調(diào)侃英雄人物,以別有用心的視角解構(gòu)英雄人物,以脫離歷史背景的方法去評價英雄人物,都不能幫助我們?nèi)フJ識理解英雄人物在特地歷史背景下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因此,在各種思潮涌動的新形勢下,宣傳好英雄事跡、重塑英雄形象、還原歷史真相是一個重大的、現(xiàn)實的、緊迫的問題。
從受眾的角度說,我們一些媒體對于英雄人物事跡的宣傳給人感覺過于居高臨下,空洞說教,太過于“高大全”“、偉光正”的人物形象讓人覺得英雄人物離我們很遠。有些人認為,英雄人物也應是有血有肉鮮活的普通人,而在很多主流宣傳中,英雄人物缺少生動鮮活、貼近生活的一面,所以造成受眾對于英雄人物的事跡可敬而不可親、贊同卻不趨同的感覺,缺少真正在情感上的共鳴。從宣傳工作角度來說,有些對英雄人物的宣傳重視形式往往大過重視意義,臺上講事跡轟轟烈烈,臺下玩手機昏昏欲睡。缺少與受眾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宣傳工作缺少了針對性、和時效性。同時,信息傳播速度快是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典型特點,對于層出不窮的抹黑惡搞英雄人物的網(wǎng)貼,一些宣傳部門不能做到及時發(fā)聲,主動回應,使得“負能量的英雄帖”醞釀發(fā)酵,讓我們的宣傳工作喪失主動權(quán),陷入被動。在宣傳工作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講好英雄事跡,塑造好正面形象,傳播好時代強音,是一場不亞于抗戰(zhàn)的艱苦戰(zhàn)役。
打好內(nèi)容的“王牌”,塑造真實鮮活的英雄形象,讓群眾“看得懂聽得清”。一個英雄的形象是否能在老百姓心中立得住、站得穩(wěn),關(guān)鍵是看能否打動群眾內(nèi)心,產(chǎn)生情感共鳴。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diào)“人定勝天,高奏凱歌”,卻脫離時代主流;強調(diào)英雄人物的壯舉,卻脫離現(xiàn)實背景;強調(diào)英雄人物的“主角光環(huán)”,卻脫離群眾的價值標準,就如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即使事跡再光輝,也無法讓群眾感情上認同,行動上趨同。塑造好英雄人物,要堅持“源于群眾,高于群眾”的宣傳準則。既要讓群眾覺得英雄有“鄰家大哥”“隔壁大姐”親和力,也要有英雄人物在思想和行動上高人一籌的先進性,這樣才能人感覺既有觸手可及的真實,也有可愛可親的真性情。最近在央視黃金時段熱播的電視劇《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中,趙尚志的形象就是如此。戰(zhàn)場的上趙尚志驍勇善戰(zhàn)、足智多謀,而在生活中也有“給我整點涼水,別小碟子小碗的,要大碗”“我一個人去就行了,你們硬要賣一個搭一個”的“萌萌噠”一面。既有廣角的全景,又有生動的特寫,英雄人物的事跡才能在老百姓心里留得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