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水天澄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十六個國慶日到來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了13位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向他們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勉勵他們繼續(xù)當好民族團結的使者。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握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民族工作提出的時代命題,作出一系列領引當代、惠及千秋的重大決策部署。繼往開來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舉措,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全面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同心,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團結奮進,億萬中華兒女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高瞻遠矚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從戰(zhàn)略高度推動民族工作全面發(fā)展
金風送爽、雨潤大地,國慶前夕的天安門廣場處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廣場國慶中心花壇,一座高16米、直徑40米的巨型花籃高高聳立?;ɑ@中,牡丹、玉蘭、荷花、月季、水仙、杜鵑……10種鮮花造型迎風吐蕊、枝蔓相依,共同拱現一個鮮明的主題——祝福祖國!
這是中國人民共同的心聲,這是各族兒女衷心的祝愿。
9月30日下午5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大會堂新疆廳,與13位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的各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一起拉家常、話情誼,共同慶祝共和國華誕。
“最近,我們國家大事喜事很多。這些天,我們都在節(jié)日中,剛剛過了中秋節(jié),又迎來了國慶節(jié)。前不久,我們慶祝了西藏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這幾天,中央代表團正同新疆各族人民一道,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
“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yōu)勢。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都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愿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各民族自己的夢。中國共產黨就是團結和帶領各族人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著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奮斗。”
……
情真意切,語重心長。
聽著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的話語,來自新疆庫車縣烏尊鎮(zhèn)玉奇喀拉二村的艾尼瓦爾姐妹內心激動不已。
一個月前,這對“80后”維吾爾族姐妹從地處天山南麓的家鄉(xiāng)出發(fā),輾轉700多公里來到烏魯木齊,將自己精心繡制的十字繡匾“同心共筑中國夢”送到自治區(qū)黨委,希望獻給習近平總書記。
讓她們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一個月后,這幅飽含維吾爾族群眾深情厚誼的刺繡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向全國人民展出;更讓姐妹倆沒有想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會邀請她們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并親切交談。
維吾爾族姐妹發(fā)自內心的感激,是中央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巨大成就的一個縮影。
這是一張推動民族工作全面發(fā)展的宏偉藍圖——
在2014年9月28日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分析了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深刻闡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會議指出: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一些民族地區(qū)群眾困難多,困難群眾多,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難度較大,必須加快發(fā)展,實現跨越式發(fā)展。”
“要加強基礎設施、扶貧開發(fā)、城鎮(zhèn)化和生態(tài)建設,不斷釋放民族地區(qū)發(fā)展?jié)摿Α?rdquo;
“要大力發(fā)展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增強民族地區(qū)自我發(fā)展能力。”
“要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著力改善民生。”
……
這是一個實現民族地區(qū)歷史性跨越的系統(tǒng)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召開過5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3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第四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對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電視電話會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等多次會議,專題研究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相關事宜。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針,圍繞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以推進新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引領,以經濟發(fā)展和民生改善為基礎,以促進民族團結、遏制宗教極端思想蔓延等為重點,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wěn)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yè)的社會主義新疆。
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的治藏方略,把維護祖國統(tǒng)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堅定不移開展反分裂斗爭,堅定不移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確保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確保各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確保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
“我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中央這么重視民族工作,這么重視脫貧工作,就是要更好維護民族地區(qū)團結穩(wěn)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區(qū)發(fā)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會見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言語堅定。
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
在中央民族政策指引推動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砥礪前行,交出了一張無愧于歷史的成績單——
就在去年,8個民族省區(qū)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比2013年增長8.8%,高于全國加總數據0.5個百分點。民族地區(qū)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相比2013年,各省區(qū)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都超過10%。其中,貴州、青海、西藏的增速分別居全國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從全局和戰(zhàn)略高度系統(tǒng)回答了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理論和政策、制度和法律、工作和實踐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各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提供了重要遵循。
春風化雨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心系百姓福祉、深入各族群眾,身體力行開創(chuàng)民族團結大好局面
在習近平總書記會見的13位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當中,47歲的格桑旺久是總書記的“老相識”。2011年7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率領中央代表團赴西藏林芝慰問當地群眾,來到了格桑旺久的家。
那是一個典型的藏式小院,掛滿果實的梨樹枝低垂著,葡萄架上青紫相間的葡萄晶瑩剔透,院子里的格?;ㄩ_得正鮮艷。
“進了家門,習近平同志首先就到了廚房,點燃沼氣灶,向我了解農村沼氣使用的情況。他仔細地察看庫房里儲備的青稞、大米、面粉,還拿起一塊奶酪品嘗。”當時的情景,格桑旺久至今歷歷在目。
在格桑旺久家的客廳,習近平同志和他們一家人一起喝酥油茶,嘮家常,詳細詢問格桑旺久母親的年齡和身體情況。“習近平同志就像是一位慈祥的家里人,讓我們感覺同黨中央很親,跟他的心很近。”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做好民族團結工作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民族團結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民族團結的主體是各族群眾,說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要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眾志成城。
潤物細無聲,點滴在心頭。
從天山南北到雪域高原,從長白山下到云貴川湘……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每一個變化都牽動著中南海的目光,各族人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牽動著黨中央的心。
飽含對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誼,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同志也高度重視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親切關懷各族群眾生產生活進步,強調切實用黨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方針統(tǒng)一思想、認識和行動,突出重點領域,千方百計把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