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義父子夢終圓 誠信之舉廣傳揚
盛孝如的小兒子盛毅是個黨員,當(dāng)過3年兵,他最能理解父親的心思,也欽佩父親的誠信。接過父親交過來的接力棒,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父親完成他老營長留下的遺愿,全家人也都全力支持這個決定。盛毅早年退伍后安排在鐵路部門工作,他利用這樣的便利多次去江西找尋父親老營長的后人,還囑托朋友、同事在江西尋訪打聽。但力量、資源有限,多年來老營長的家人一直沒有找到。
時光飛轉(zhuǎn),尋親依舊。直到2014年,盛毅想到了新聞媒體,他想借助媒體的力量早日找到父親老營長的后人。2014年8月,機(jī)緣巧合他聯(lián)系上了央視《等著我》欄目。2015年元月,欄目組打電話給盛毅,說山東德州有個“中國好人”叫邵建波,是“全國擁軍模范、全國愛心形象大使”,人稱“旗幟哥”,曾經(jīng)幫助鐵道游擊隊找到了3個戰(zhàn)友,有尋找老兵的經(jīng)驗,已委托他幫忙尋找。在邵建波積極幫助下,當(dāng)?shù)孛襟w和江西媒體互動合力尋找,奇跡終于發(fā)生了。
“中國好人”邵建波和盛孝如老人。楊樹 攝。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盛孝如獲得的軍功章。圖片來源:蕪湖文明網(wǎng)
一位自稱是吳福龍親人的羅女士聯(lián)系到他們說:“吳福龍是我的小舅公,我們幾輩人也一直在找他!”羅女士激動地說:“我父親跟大舅公當(dāng)年為找小舅公,從江西找到福建,還到臺灣找過,可一直沒消息,我們幾乎要放棄了,卻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經(jīng)核對細(xì)節(jié)后,盛孝如老人十分激動地說:“好啊,好啊,終于找到了,了卻了我60多年的心愿?。?rdquo;而躺在病床上的吳福龍侄子吳起龍聽到這一消息時淚流滿面。他不停地說:“70多年了,四代人的心愿啊,終于可以給家里長輩一個交待了!” 到這時,盛孝如這才知道,其實這幾十年不僅他在苦尋老營長的家人,吳福龍族人也一直未曾放棄尋找這位失聯(lián)多年的親人。上世紀(jì)80年代初,他的家人曾到高安、福建的臺辦翻閱檔案,甚至還找到了臺灣,也沒有一點消息。2015年正月十六,老營長的家人一行6人從江西趕來繁昌縣與盛孝如老人一家相見,老人和英雄的后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潸然淚下。“英雄的后人找到了,我的心愿完成了,老營長,我對你的承諾終于兌現(xiàn)了。”老營長的家人說,如果沒有盛孝如老人幾十年的堅持尋找,那么他們也許永遠(yuǎn)都不會知道舅公吳福龍的消息,留下一生遺憾。
盛毅介紹說:“父親當(dāng)時知道找到營長的后人時,在家哭了。之后就是高興,老人家吃飯也變香了,心情也好了,我們心里一塊石頭也跟著落了地。”盛毅說,從小到大,父親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找到吳營長的家人,天長日久,全家人已經(jīng)將尋找吳營長的家人當(dāng)成共同的心愿去完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