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紹】
鐵路部門稱:持偽造證件乘車將受重罰
近日,在廣州至銀川的K1296次列車上,工作人員查獲兩名持偽造鐵路職工工作證乘車人員。鐵路部門稱,對持假證乘車的行為,除沒收證件并處罰款外,持假證者的個人身份信息也將被采集,這些信息將提供給相關征信機構,納入有關個人信用信息系統(tǒng)。
據(jù)蘭州鐵路局銀川客運段K1296次列車長楊獻江介紹,兩名假證持有人周某、程某在列車行至湖北省武昌車站時,乘車前往十堰,通過比對證章以及票證字體、顏色、防偽標識后發(fā)現(xiàn)證件有假,在鐵路警方協(xié)助下,列車工作人員對兩人證件予以沒收,并在原有票價基礎上加收雙倍乘車票價,同時對其個人信息予以采集。
鐵路部門提醒,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證件,將可能被處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和1000元以下罰款,持偽造、變造證件乘坐火車,還將按乘車區(qū)間票價的相應倍數(shù)進行罰款,個人身份信息也將被采集到鐵路征信系統(tǒng)。不良信用記錄一旦采用,不僅會影響申請信用卡、貸款買房購車等,而且會影響今后升學、評先求職。
莫讓乘車透支了“誠信分”
所謂誠信,就是為人忠實、真誠、講信譽;處事要言必信、行必果。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今人說:“人無信而不立。”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都把誠信視為立身和營商之本,可隨著傳統(tǒng)的斷裂,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中,時常會出現(xiàn)見利忘義或投機倒把的失信行為,如屢禁不止的假冒偽劣商品、到處蔓延的虛假廣告以及為謀取非法利益而偽造票證,等等,這些惡劣現(xiàn)象的存在,已嚴重影響到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如今,國家正在逐步建立健全誠信制度,強化對誠信的監(jiān)督管理,對于違犯誠信的行為,除相應的罰款及拘留外,還會將違法違規(guī)、不守誠信的個人或企業(yè)納入“誠信檔案”,列入“黑名單”,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媒體,使其不誠信行為無從遮掩、人盡皆知??梢院敛豢鋸埖卣f,誠信已成為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
自鐵路實行實名制購票乘車制度以來,廣大旅客都能按照鐵路的相關制度購票乘車,但仍有極少數(shù)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不顧個人誠信失實,通過各種方式無票乘車。逃票人員中不僅有持偽造、涂改過期車票乘車,或拿著偽造的學生介紹信或可優(yōu)惠乘車證件購票,甚至還有的人通過偽造鐵路職工乘車證件乘車。
逃票事雖小,但關乎誠信,就是大事了。罰款有價,誠信無價,莫讓乘車透支了“誠信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