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要做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就要注重提升廉潔自律之境界。
古人云:“世之廉者有三: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者,有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見理明而不妄取,無所為而然,上也;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則勉強而然,斯又為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要使黨員干部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廉政境界是有層次性的。黨員干部加強道德修養(yǎng)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和價值觀,注重提升廉潔自律之境界,自覺筑牢預防腐敗、保持廉潔的防線,永遠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宋人呂本中所著《官箴》的開首之語說:“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最重,一曰清、二曰慎、三曰勤。”三事清為首,為官清最重,官清民自安。培養(yǎng)出一個令群眾滿意的好干部不容易,保持干部持續(xù)好需要干部自身過硬,要禁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穩(wěn)得住心神,經(jīng)得起考驗。黨員干部只有保持清廉,保持謙虛謹慎,保持勤與為民,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才能在群眾心中有地位、有威信、有感召力和號召力,才能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唐太宗百字箴言中說:“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則富貴可久矣。”黨員干部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提升廉潔自律之境界,不妨經(jīng)常借鑒一下唐太宗說的這一番警世恒言,應該大有好處。無數(shù)事實證明,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只有無私無畏,志存高遠,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歷史上司馬衷吃喝玩樂,石崇奢侈淫逸,陳叔寶日夜升歌,陳友諒追求奢侈,最終落了個亡國的下場。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此為借鑒,時刻警醒自己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提升廉潔自律之境界,做到清正廉潔、奉公守法、無私無畏。俗話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什么金錢地位,什么榮華富貴,什么美酒毫宅,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縱有家財萬貫,也不過日食三餐,夜眠五尺;只有被人民所信任、擁護和支持,才是對自己人生價值的真正肯定,縱然不流芳百世,但總不會遺臭萬年。明白自己是為黨為人民的偉大事業(yè)而奮斗的崇高理想,要實現(xiàn)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價值時,才能做到讓自己敦方誠信,永葆氣節(jié),自律自治。常懷敬畏,懷德立身,才能自覺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所謂“天下熙熙為利來,天下攘攘為利往”,道出了我們凡人一世庸碌。但是作為黨員干部,如果事事都像普通人一樣為利來、為利往,混跡于物欲橫流的普通世界之中,那么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何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氣節(jié),如何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干部是黨的事業(yè)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古人尚且說做官要清、慎、勤,更何況是我們共產(chǎn)黨的干部?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然選擇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就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以及所面對誘惑時應該如何堅持黨性、堅持原則、堅持自律,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抵制誘惑,拒腐防變,那正確的答案和做法就是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
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黨員干部只有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提升廉潔自律之境界,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與希望,也才能做出令黨和人民滿意的政績,經(jīng)受住時間、歷史和現(xiàn)實的考驗。黨員干部加強道德修養(yǎng),提升廉潔自律之境界必須從嚴格要求自身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抵制“第一次誘惑”做起。正所謂“官惟明,蒞事為平,立身惟清,清則無欲,平則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備矣,然可以理人”,黨員干部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和嚴謹?shù)墓ぷ髯黠L以及嚴格的廉潔自律本身就是一種偉大人格力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