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社會流行的一句逃避責任、開脫自己的說辭,而今也成了腐敗的擋箭牌。貪官如是說,一些人對此也默許認可,反倒讓堂堂正正為官者有些失落。
古往今來,為官當政都講究筋骨,推崇擔當。那些總高唱身不由己的官員,多半不是懶官、庸官,便是貪官、昏官。腦袋長在自己肩上,卻稀里糊涂,隨波逐流,哪頭炕熱坐哪頭,哪邊風硬隨哪邊,把原則、立場、信念、規(guī)矩拋到九霄云外,還能干成事、干好事?
為官當政,旨在立身、立言、立業(yè)、立功、立德,身要由己是必須的品格。若身不由己,則一事無成。不可否認,做人做官有時都會遭遇無可奈何的境地,會碰到盛情難卻的尷尬。但身為公仆,手握權力,該擔當?shù)木鸵獡?,該堅持的就要堅持,該拒絕的就要拒絕,該放棄的就要放棄。每每身不由己,豈會清白?豈能合格?豈能主持公平正義?
身不由己,見風使舵,不是沒有主見,而是缺少定力。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信念根基不牢,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無存于心,疏之于行,自然繁華處看不開,風雨中立不穩(wěn),缺乏一條心一股勁,只求實惠圖光鮮找門路弄機巧,不肯腳踏實地埋頭做事情。
身不由己,見錢眼開、見色心亂,不是不辨黑白,而是私欲太盛、境界太低。境界是立人成事的根本,有一定境界、一定胸懷才能立直、行端、走正,辦事不離譜,挺身有作為。反之,站不高、看不遠,自然容易被一點名利遮望眼,在小圈子里兜來兜去,條件好便奢,機會來便貪。
身不由己,對各種關系難以招架,對兩難選擇無所適從,失責、失重、失格,有思想境界問題,也有態(tài)度方法問題。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處理好尊重和自重的關系。領導干部對上級、對企業(yè)家要尊重,這個尊重是坦誠相待、平等共事的尊重,而非仰其貴、尊其位、慕其富,本質變了,尊重便流于諂媚、攀附,就會失去自我。尊重須以自重為基礎,自重人格、自重責任,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樣才有好結果。
身不由己,其后果必然是不作為、亂作為,這是黨和人民所不容許的。身要由己,是有立場、有原則的素質,是有操守、有韜略的品格,是敢擔當、勇負責的精神,每個黨員干部由此出發(fā),任憑環(huán)境變化,自有一定之規(guī),懷正道,走正步,守紀律,講規(guī)矩,才會有一番真作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