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fā)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憲法相當于母法,而立法法就是助產(chǎn)法,助產(chǎn)法應體現(xiàn)憲法的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而且,在立法法中作出宣示性的強調(diào),比在刑訴法和民訴法中強調(diào)更有意義。在《立法法》中強調(diào)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意義尤其重大。
建議按“法”的不同層級使用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名稱?,F(xiàn)在《立法法》當中關于法的名稱,有法、通則、條例、辦法等很多名稱,很不統(tǒng)一,也很不嚴肅。建議全國人大通過的基本法律文件有一個特別名稱,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加一個“典”字,以示莊重。“法典”處于第二層次,僅次于憲法。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文件可稱之為“法”。國務院這一級制定的,可以稱之為“法規(guī)”,與“軍事法規(guī)”同一級別。國務院下屬各部委制定的應該叫“條例”或者“法令”。這樣,化整為簡,將法律名稱和法律層級一致起來,便于老百姓弄清楚。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