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要求精簡會議,提倡少開會,開短會,推廣電視電話會議、視頻會議,會議“瘦身”效果明顯,干部群眾普遍叫好。
然而,近日聽一些基層干部反映,現(xiàn)在的一些視頻會議走樣變味,一些會議中央召開的時候要求基層參加,省、州、縣、鄉(xiāng)召開的時候也同樣要求基層參加,同樣的工作內(nèi)容,要參加四、五次會議,讓基層干部疲于應付,苦不堪言。
毋庸諱言,務實、有效的會議是動員和組織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重復參會本意是讓基層干部能夠及時、深刻地了解上級的精神,這本是好事,但是過多、過頭的重復開會,不僅讓基層干部疲于應付,也影響了領會精神的質(zhì)量,更會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真是把好事辦成了壞事。
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我們在決策部署時要全盤統(tǒng)籌考慮,除對非常重要的會議需要層層召開會議部署以外,其他會議可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一次會議安排即可,會議精神可通過傳媒發(fā)布和解讀的方式向社會公開,讓干部自行學習,不再一級一級地開會往下傳遞,讓基層干部既可以第一時間知曉上級的指示精神,又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干事創(chuàng)業(yè),真正把好政策用足,把好事辦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