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教師,遠離城市的喧囂,淡泊名利,21年來他堅守崗位,面對簡陋的工作環(huán)境,從不抱怨,從沒有放棄教師夢,反而更用心教課,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用最真摯的關愛守護學生,他就是鄉(xiāng)村教師———王新發(fā)。
自從18歲師范畢業(yè)后來到格里小學任教至今,他已經(jīng)堅守了21年。遙想當年,簡陋的辦公條件,破舊的教學設備,那個充滿激情的年輕人用白色的粉筆在黑板上寫著教學重點,不厭其煩的解答學生的問題,為學生們編制著彩色的夢。如今他已步入中年,群山環(huán)繞的學校被翻修了幾回,教學環(huán)境改變了不少,班級和老師越來越少,但是愈加滄桑的他仍然懷揣著教學夢想,用教學的源泉灌溉著成長的學生。在來去鄉(xiāng)村的路上,他的背景就是寧靜山村美麗的風景線。桃李滿天下的他不在意當了多少年教師,也記得教過多少學生,他說,年數(shù)、人數(shù),這些數(shù)字于他而言已經(jīng)沒有多少意義,只要能和孩子們待在一起,比起紛沓而來的榮譽還要令他充實和開心。以學生為中心,這是這名教師最大的人格魅力。
全能教師,正是那座大山激發(fā)出來的潛能。學校教師少,他從一個普通的師范生,憑著釘子般的擠勁和鉆勁,自學獲得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大專學歷,成了能教語文、數(shù)學、音樂、體育等多門學科并能操電腦的“多面手”,成了能修桌椅蓋房子燒飯菜的 “勤雜工”。如此全能,只是為了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游,為了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讓大山深處的學生享受學生時期的快樂。
充當留守學生的“爸媽”,用最真摯的愛守護學生。格里教學點坐落在煙墩鎮(zhèn)最偏遠的靄里村,山村閉塞,村里的中青年紛紛外出打工賺錢。他除了在教學上嘔心瀝血,在生活中,更是竭盡所能關心照顧自己的學生。學生生病了,他帶學生看病。雨雪天氣,學生沒人接,騎著摩托車挨個送回家;靄里有31個自然村,縱橫十多里,幾乎全是山路,他每學期都會對每位學生進行多次家訪,不厭其煩。學生想念外出打工的爸媽,他用自己的手機讓學生、家長說話,他的手機就是留守孩子的“親情電話”。留守孩子,有他這樣的老師,是幸福的。
堅守崗位,用教學之帆為學生保駕護航,用愛詮釋了教師的高尚。(延偉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