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名干部是不是為民真干事,不僅看有沒有“干”,更要看有沒有“效”。“效”從何來?就是做到“三快”:“嘴快”,及時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確保及時部署落實上級的政策指示,傳遞群眾所思所盼;“腳快”,要多深入基層、走近群眾搞調研,全面準確了解情況,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腦快”,更多地結合工作思考,找準落實的著力點、切入點。
干部干部,就要干事,不干事、不作為就稱不起干部,也不能贏得群眾的滿意。目前正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的時刻,更需要基層干部主動干事,做“四有型”黨員干部:就是心中有數、眼中有活、干中有效、手中有招。
有些干部工作常常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結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手中缺少創(chuàng)新落實的招數。要做到手中有“招”,平時就要多學習、多想事。就要圍繞事關發(fā)展、事關民生的重大項目想招數。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捫心自問,自身有沒有勇于干事的激情?有沒有敢于擔責的氣魄?有沒有做過推諉扯皮、不負責任的事情?要敢于直面矛盾,碰到矛盾不繞道、遇到難題不外推、出了問題不卸責,多想破解難題的招數,才能使各項工作落實,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