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 />
導讀:
朝陽區(qū)管莊鄉(xiāng)常營南路45號院的一套普通兩居室內,每到晚飯之后夜色漸深時,陽臺上都會出現一個忙碌的身影。守著一桌子蠶絲、細銅絲,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忙著拴排、搓絨條,再用這些絨條制作出毛茸茸的小雞小鳥……忙活到半夜是經常的事兒。這個人叫蔡志偉,今年43歲,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絨鳥制作技藝的傳承人。眼下在北京,像他這樣能掌握絨鳥制作全套技藝并具備創(chuàng)作能力的人,不足五位。
傳承人的那一種責任感,讓蔡志偉一直在堅持?!拔倚睦锩靼?,我現在這個年紀正是最好的創(chuàng)作年齡?!辈讨緜ガF在顧不得考慮太多,只想仿照更多經典作品,再創(chuàng)作新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藝。 【詳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