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對人民無比熱愛的偉大情懷。熱愛人民,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遠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應該堅守的力量源泉。
鄧小平同志曾經(jīng)寫道:“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同志從對人民的摯愛,延伸到對黨、對祖國的摯愛。他說過:“我的生命是屬于黨、屬于國家的。”這質(zhì)樸的語言,集中表達了鄧小平同志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大愛。
鄧小平同志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他強調(diào):“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在他的一生中,無論身居要職還是身陷困苦,都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努力為黨和國家分憂解難。
鄧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進人民福祉。他多次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fā)展生產(chǎn)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他領(lǐng)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心中想著的就是最廣大人民。
鄧小平同志堅持從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中吸取思想營養(yǎng)和前進力量。他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絕不是一個人腦筋就可以鉆出什么新東西來”,“這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他反復強調(diào),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鄧小平同志始終以人民利益為最高準則來開展領(lǐng)導工作。
愛祖國、愛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愛。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同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大愛,始終為人民利益而奮斗,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腳踏實地踐行黨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給黨和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