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著你;不要問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里。”這是綠葉對根的情誼,也是崇州市地方稅務局優(yōu)秀黨員、援藏干部何平安同志對藏區(qū)的一片深情。2012年7月,響應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藏行動”的號召,何平安帶著親人的牽掛,肩負著組織與群眾的希望,懷著滿腔熱血奔赴援藏第一線。
曾經(jīng)有人這樣說:不說工作,從平原地區(qū)去藏區(qū)本身就是最大的奉獻。白玉縣的海拔比崇州市高了3500米,如果每層樓高3米的話,那么在白玉縣就相當于是在1100多層的高樓上工作、生活。每當有人驚嘆于此,何平安總是淡淡地說:援藏工作雖然艱苦,但也是我人生中難得的一筆財富啊。
景美、路爛、經(jīng)濟差,是白玉縣的縮寫。整個白玉縣城,只有一個加油站,納稅企業(yè)只有23戶。何平安掛職白玉縣地稅局長助理,分管辦公室和培訓工作,在他們來之前,全局干部培訓僅靠上級調訓,一年僅開展一兩次,全局二十多個人,要兩三年才能輪一圈;新入職公務員執(zhí)法資格考試,連續(xù)幾年無人通過;全縣稅法知曉率不到25%......這一連串沉甸甸的數(shù)字,壓在何平安心上,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個狀況”。他將第二課堂引入白玉地稅,請老師講課、請局領導講課和自己授課開展干部培訓,兩年來,共培訓近20次,參訓人員400余人;精心組織執(zhí)法資格考前培訓,打破了零通過的魔咒,考試通過率達到50%。在走訪企業(yè)的時候,納稅人紛紛反映:專管員服務態(tài)度比以前好多了,而且業(yè)務也更加熟練了。聽到這些話,何平安心里樂開了花。
在藏區(qū),除了業(yè)務工作,還有一項重要任務:維穩(wěn)。2012年12月的一天,一項緊急維穩(wěn)工作擺在白玉地稅面前。通往維穩(wěn)工作點的山路路基狹窄,坡陡彎急,特別是冬天,道路上鋪滿冰雪。何平安主動對領導說,“讓我去吧,那里不能成為維穩(wěn)工作的盲區(qū)!”汽車在山路上緩慢行駛,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稍有不慎就會發(fā)生危險。雪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車越走越慢。雪團把車的擋風玻璃遮得嚴嚴實實,甚至分不清楚前方哪里是道路,哪里是懸崖。在駕駛室里看不清前面的情況,何平安就探出身來看著前面推雪。風卷著雪花鉆進脖子,化成冰水流進衣服里,他的臉上、眉毛上都掛滿了冰碴。下坡路時,汽車突然打滑,失去了控制,差點沖出道路,墜落懸崖。最終,汽車撞在了石壁上,翻了一個底朝天。命保住了,但何平安受傷了。他帶著傷痛,堅持到維穩(wěn)點把工作做完才回去。在那場車禍中,何平安軟組織挫傷嚴重,足足半年時間才痊愈。
在“群眾工作全覆蓋”活動中,何平安用真誠換真情、用真情換真心,成為群眾的貼心人。2013年11月,何平安自己出錢購買了毛毯、清油、大米,給結對的藏族困難戶送過去。不巧有兩戶困難戶家中沒人,為了把慰問品親自送到他們手中,何平安耐心等待,可是直到天黑他們都沒有回來。那一夜,何平安寄居在一個許久沒住人的房間里:墻上有幾處破洞,不時有雪花飄落進來;門鎖已經(jīng)生銹,破舊的木門擋不住殘暴的寒風;屋里沒有火爐,唯一能抵御嚴寒的,只有一床薄薄的棉絮和一張似鐵板冰涼的被子。那天晚上,他和衣而睡,寒冷讓他幾乎整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困難戶回來了,得知何平安受了一宿風寒,年邁的阿婆拉著他的手,熱淚盈眶,說什么都不肯放開。
兩年援藏生涯即將結束,何平安說:白玉是個好地方,但兩年時間確實太短了,很多事情還不能做深做透。真希望以后還能有更多年輕有為的同志能到這里來,做白玉的開拓者、建設者,讓白玉成為“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
綠葉和根的情誼,黨員干部是綠葉,而人民群眾就是根。如果說何平安是一片綠葉,那么他的根就是崇州的人民,就是白玉縣的百姓,就是共產(chǎn)黨人對群眾最無私、最深情、最莊嚴的承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