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才為連隊戰(zhàn)友做示范。 他只有高中文化,卻被總政治部表彰為“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他是一名士兵,卻是集團軍表彰的優(yōu)秀“四會”教練員,編寫了80多萬字的團隊教學、管理書籍。他就是成都軍區(qū)某團教導隊教員羅文才,為教學敢豁命的“兵教員”。
新學員的“人體矮墻”
“羅教員是我的再造恩師。”提起羅文才,新排長小王感觸最深,去年3月“兩新”骨干培訓期間,新學員排長小王到教導隊集訓,文弱的他每次在教導隊組織400米障礙考核都是倒數(shù)第一。細心的羅文才發(fā)現(xiàn)了小王跑障礙時恐慌的神情,經了解后發(fā)現(xiàn),小王在院校練習障礙跳矮墻時摔了一跤,手上、臉上都縫了十多針。自那以后小王對矮墻產生了一種恐懼感,一跑到矮墻前就兩腿發(fā)軟,兩眼都感覺有點花,別說跳了,就連爬都是慢慢騰騰,一個障礙半分鐘,所以每次考核都是最后一名。了解到原因后,為了幫小王樹立自信心,羅文才單獨把小王叫到訓練場,他弓著身子用背當矮墻,鼓勵小王將雙手撐到他的背上躍過去。小王10次、50次、100次……一次又一次將身體跳壓在他背上,壓得他紅腫淤血,他忍著疼痛,仍不斷給小王鼓勁,終于使小王掃除了心理障礙,成功地越過了矮墻,看到越障成功的小王仰天吼出自己的郁悶,他瞬間感覺心血沒有白費,再苦再累也值了。
“訓練場就是戰(zhàn)場”
當教員盡心盡責,為訓練,他照樣一馬當先。去年8月,為貼近實戰(zhàn)強化官兵戰(zhàn)術技能,該團在戰(zhàn)術場上鋪滿碎石。這天,羅文才帶隊來到戰(zhàn)術訓練場,只見場地上的碎石反射出刺眼的光芒,甚至還能看到上面的斑斑血跡,新戰(zhàn)士見狀感到十分害怕,在起點處遲遲不敢進發(fā)。底下戰(zhàn)士竊竊私語:誰不要命誰就上。這時,只見羅文才操起鋼槍,大聲說:“練為戰(zhàn)不是喊口號,我們保障的麗江旁邊碎石多,只有訓練時多流血,戰(zhàn)時才能留命!”說罷,他一氣呵成爬完全程,看著教員奮不顧身,大家頓時熱血沸騰、豪氣貫身,“匍匐前進!”隨著羅教員的一聲令下,新戰(zhàn)士們翻滾著地上的碎石,如出籠猛虎一般向前沖去。事后,新戰(zhàn)士楊奇說,當時看到那么多血跡斑斑的碎石,內心很害怕,但一看到教員都拼命了,心里的恐懼頓時煙消云散。他說:“我就認準一個理,跟著羅教員干,準沒錯。”
這些年的豁命訓練也讓他留下了累累傷痕,他挽起褲腿,兩年前大比武從高板上摔下來,本來被要求住院一個月,閑不住的他只住了一周便拔掉針管毅然決然回到訓練場。左手的大魚際肌上有條像蜈蚣的傷痕,是戰(zhàn)術作業(yè)示范留下的。腳底板一道疤痕是武裝5000米越野被劃破的……站在記者面前的,仿佛不是一個和平時期的軍人,而是一個在沙場征戰(zhàn)多年的老兵,那傷痕累累的身軀卻有著挺拔的脊梁。
“訓練場就是戰(zhàn)場!”記者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咀嚼著他留下的話,不禁熱淚盈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