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曉今年36歲。她18歲那年,進入唐山公交擔(dān)任售票員,半年后轉(zhuǎn)崗成為一名駕駛員。18年年來,她在公交司機這個普通平凡的崗位上,已經(jīng)安全行駛了60萬多公里,相當(dāng)于繞地球赤道15圈有余。作為一名公交人,她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忠誠、奉獻、博愛、超越”的公交精神,牢記著“用心服務(wù)、感恩社會、奉獻社會”的企業(yè)宗旨,用滿腔熱情和辛勤勞動,書寫著人生最華美的篇章……
只要乘客滿意,一切都值得!
每一個清晨,無論是酷暑嚴冬,還是陰晴雨雪,鄭玉曉總是三點多鐘就起床。因為2路頭班發(fā)車時間是5:20分,她要提前一個小時到崗,做好車輛安全檢查和發(fā)車前的各項準(zhǔn)備工作。晚上,末班車的發(fā)車時間是22點30分,等她收車回來做完衛(wèi)生經(jīng)常是半夜23點多了。當(dāng)拖著一身疲憊的她回到家時,甚至沒有力氣掏出家門鑰匙。年邁的母親總是在聽到她腳步聲的第一時間打開房門,扶她進去。老人有時候會責(zé)怪,但鄭玉曉知道,母親是心疼她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身體。
其實,母親一直在默默支持著她,作為一名老公交人,母親很早就告訴她,每一份工作都應(yīng)該認真地去做,都應(yīng)該全力地去做好。
鄭玉曉的2路車線貫穿于唐山市商業(yè)繁華、人流密集的新華道,日均客流量近7萬多人次。每天,她都用最飽滿的熱情、最親切的語言、最真誠的微笑、最周到的服務(wù)迎接八方來客。
是什么支撐她一干就是十八年,鄭玉曉說,“我所付出的一切勞累,只要能讓乘客都滿意,那就值得。”
真心換來真情
2路沿線有一個培智學(xué)校,那里多是智障兒童。每當(dāng)2路車進站時,孩子們總習(xí)慣地蜂擁而上,很不安全。為此,鄭玉曉就利用休息時間到學(xué)校走訪,給孩子們講解安全乘車常識。之后每當(dāng)她駕車進站,就能遠遠的看到孩子們有秩序地在站臺上候車,再也不追著車跑了。為了照顧孩子們,鄭玉曉也總是慢慢地將車停在他們面前,看著他們一個個安全地上車。
寒來暑往,漸漸的孩子們都和鄭玉曉熟悉了,他們都親切的稱呼她為“司機阿姨”。每當(dāng)聽到這樣的稱呼,鄭玉曉心里總是甜甜的、暖暖的。這是孩子們最真心的喜愛!鄭玉曉的行為也贏得了培智學(xué)校老師的尊重和信任。一天早晨,大約6點多鐘,外面刮著犀利的寒風(fēng),家住大洪橋樓的培智學(xué)校的吳老師,手里拎著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站在了2路的啟新站點旁。當(dāng)鄭玉曉的車駛?cè)胝九_打開車門時,吳老師笑著走上車對鄭玉曉說:“小鄭,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今天我特意代表孩子們來感謝你,感謝你對他們的關(guān)心和照顧!”隨后吳老師將生日蛋糕遞到鄭玉曉手里,頓時,鄭玉曉激動得熱淚盈眶!她想,這就是乘客對一個普通公交司機最高的褒獎!
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
對于車上的乘客,鄭玉曉盡所能及的為他們提供周到的服務(wù),特別是對于老年乘客,鄭玉曉總是習(xí)慣性的多留意他們。一次,一位老人剛一上車,她就看老人面部表情有些異樣,根據(jù)經(jīng)驗,鄭玉曉意識到老人可能生病了。就先給老人找了個離駕駛員最近的座位坐好,路上邊開車邊留心老人。走了兩站,鄭玉曉看老人表情越來越痛苦,就想聯(lián)系老人的家人,可老人一時怎么也說不清楚家人的電話,鄭玉曉決定將老人送往醫(yī)院,在征得車上乘客同意后,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把老人送到了沿途最近的醫(yī)院,使老人得到了及時的治療。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車廂作為一個流動的小社會,每天都有幾百名乘客乘車,一年下來有十幾萬人,各種各樣的情況隨時都可能發(fā)生。急乘客所急,幫乘客所需,鄭玉曉把這些一直當(dāng)做自己的天職。
服務(wù)工作干久了,鄭玉曉深深地體會到,幫助乘客、以誠相待、獻出真心就能贏得真情。記得一個雨天,一位女乘客上車后站在了車門口,這時兩位年輕人也站在了她的身邊,而且正窺視她的手提包。鄭玉曉意識到,這位女乘客被小偷盯上了,她急中生智對那位女乘客說:“大姐,我?guī)湍弥嫖也敛溜L(fēng)擋玻璃好嗎?”可大姐沒理解她的意思,卻說:“我沒那義務(wù)!”鄭玉曉就又開玩笑地說:“我每天都為你服務(wù),今天就算你幫我了!”此時旁邊的乘客都看明白了,鄭玉曉又對身邊的一位小伙子說:“來,你幫大姐擦一下!”小偷看沒有了下手機會,到站氣急敗壞的下了車,下車前惡狠狠地說:“你敢壞了老子的事,你等著!”此時,那位女乘客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鄭玉曉道歉,車上頓時響起了掌聲。后來,鄭玉曉與這位大姐成了好朋友。鄭玉曉體會到,只要我們時刻想著乘客,事事圍著乘客去做,乘客就一定會信任你、尊重你,你就會贏得更多的掌聲!
把最深的痛,化作更努力地工作
由于工作關(guān)系,鄭玉曉很少能照顧家里,對家人有很多虧欠。父母有病住院的時候,身為獨生女兒的她,從來沒能很好地陪護過他們。鄭玉曉永遠不能忘記的是,2006年1月27日,正是大年三十前一天的晚上,她的愛人突發(fā)腦溢血,生命垂危,被送往醫(yī)院緊急搶救。接到信兒時,正趕上她跑晚上的最末一班車,現(xiàn)找人替已經(jīng)來不及了。當(dāng)時她的心里也在做斗爭,但一想到路上還有許多乘客在寒風(fēng)中焦急的等待著末班車回家時,她義無反顧地駕車上路了。一站又一站,她把焦急壓在心底,一站站安全地送走了每一個乘客。下班后,她急匆匆趕到醫(yī)院,可此時,丈夫已經(jīng)和他陰陽相隔,永遠的別離,面對著白紗蒙面的朝夕相處的愛人,那一刻,她忍不住失聲痛哭…
丈夫在時,不管下班多晚,他都會做好飯菜等鄭玉曉回家。有時寒冬的早晨,特別是下雪的時候,丈夫總會陪她到車場幫她把汽車水箱的水加好,幫她做車輛衛(wèi)生。在生活上給了她最貼心的關(guān)愛,可在生死離別之時,她卻沒能見上丈夫最后一面,這成了她終生的痛……
但鄭玉曉沒有被痛苦擊倒,7天后,她帶著對丈夫的深深思念,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她說,“我想,對愛人最好的慰藉就是我要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我要把對丈夫的愛全部融入到我為乘客的服務(wù)中。”
鄭玉曉的工作很平凡,只是盡職盡責(zé)的做了一個公交司機應(yīng)該做的事。但她又是這么的不平凡,18年的堅守,18年的付出與奉獻,她成了唐山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她先后獲得“唐山市十佳駕駛員”、“唐山市巾幗建功立業(yè)標(biāo)兵”等榮譽稱號,2013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8年來,鄭玉曉用她的真誠、她的善良、她的微笑,使唐山公交這張代表城市形象的名片更美、更亮。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