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2月3日電(記者 姜辰蓉)春節(jié)期間走親戚,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這本是親戚間聯(lián)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親情大交流。但是,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這一傳統(tǒng)年俗產生“恐懼感”,“走親戚”正在變?yōu)橐粓鰣稣慈?ldquo;火藥味”的“智勇大沖關”。
對此,專家指出,“中國式走親戚”需要相互理解,把“逼問”變?yōu)檎嫘牡年P懷。同時,還需要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改變、引導,讓民俗在溝通親情和尊重個人隱私之間找到契合點,才能更有生命力。
過了大年初一,按傳統(tǒng)民俗,正是走親戚的時候。但是,對許多80后、90后年輕人來說,這也成為一年一度最“糟心”的時刻。有網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注定讓人無處可逃。
從北京專程回老家西安過年的張先生,因為春節(jié)與親戚們的“遭遇戰(zhàn)”而分外頭疼。結婚幾年,張先生并沒有生孩子的打算,他一直很享受現(xiàn)在的二人世界,空閑時間能夠不受干擾的練書法、看畫展。不過,他的感受跟親戚們卻講不通,“為什么不生孩子”的追問不絕于耳。
“這是我的私事,根本沒有必要跟別人交代。不明白這些人為什么對我窮追猛打?”張先生說。不勝其煩的他,在微信朋友圈放出“狠話”:“再有親戚追問生育問題,就放狗咬他們家孩子!”
無獨有偶,在西安打工的程女士也對“走親戚”有著由衷的恐懼感。“每年過年我都要被親戚們逼問,為什么還不結婚?其實我才23歲,在大城市還不到談婚論嫁的年齡,可是在老家農村,比我小的早早都嫁掉了,搞得我跟‘剩女’似的。”程女士說。
程女士說,親戚們可怕處在于,輪番上陣,一撥唱罷一撥登場。“雖然我無所謂,但是架不住爸媽面子擱不住。一遍遍被數(shù)落,老人們難受,我心里也過不去啊,簡直是受罪。”
一位網友也在微博里吐槽:“今年走親戚時的炮火果然比之前更猛烈了……同輩里就我一個單身了,就連最小的堂妹也懷孕了,甚至連侄女都找男朋友了。這次所有炮火都集中在我一個人身上,奶奶還抱著我的手哭說就只剩我一個沒法讓人放心。簡直太可怕,救命??!”
同時,隨著“單獨兩孩”政策的啟動,春節(jié)期間被“七大姑八大姨”逼問“何時生老二”也成為許多小兩口的新煩惱。而這也成為馬年春節(jié)“逼問排行榜”的一大“新話題”。
原本應該充滿濃濃溫情的“走親戚”,緣何在許多人眼中反倒“猛于虎”?
對此,北京某媒體編輯閆婷表示,這其實源于現(xiàn)在年青一代獨立性增強,家族觀念變淡。“這可以說是一種現(xiàn)代意義上的強調個體、獨立的現(xiàn)象。而這種價值觀和傳統(tǒng)有了出入、碰撞。”閆婷說:“年輕人認為結婚、生孩子等都是自己的私事,但是老一輩的親戚可能認為這是關系到家族整體的事情,這就是沖突。”
陜西省社科院研究員張燕指出,現(xiàn)在社會生存壓力加大,很多年輕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如意、不愿向人提起的一面。他們對此不是沒有意識到,而是限于種種原因無法解決。親友們的追問并不能對他們解決現(xiàn)實問題有任何幫助,只能加劇他們的心理壓力。
一位網友對此也表示同感:“一到過年,親戚串門和你各種客套,問你收入,問你有沒有對象,然后苦口婆心的勸你早點找,讓父母省心。還感慨萬千的給出各種指導意見。好像你還沒結婚,以后就注定上街四處要飯,住養(yǎng)老院似的。我不也想早點找個結婚,省得每年這么逼,可是這個不得自己覺得合適才行嗎?其實過年,誰不想回家和家人團聚輕松下,這樣真心沒法再回家過年了。”
張燕說,就業(yè)、購房、婚姻等是很多年輕人的“硬傷”,對這些問題的追問,難免讓人不堪重負。而很多長輩們由于生活環(huán)境、經歷不同卻很難體會到這一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