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帶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心里特別敞亮。心想:這么寬闊平直的大刀,道,一定很順利,很安全。
可是,當走過一段筆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出現(xiàn)了起伏很大的彎道。我頗感遺憾,說:“要是沒有這樣的彎道多好。”
駕駛員沖我一笑:“你不懂,這彎道可是故意設計的。”
見我茫然,他接著說:“適當設一些彎道,能使開車的人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避免由于慣性造成視覺上的誤差……”我還是第一次聽人這么說。
人在旅途,希望腳下的道路筆直平坦,就像人們希望人生旅途、生活之路一帆風順一樣。趨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直、干、順能有多少呢?
一位同事在市里當副局長,領導有暗示,自己也充滿信心,一定能接上局長的班,但真到位置空出來的時候,坐上政委交椅的卻不是他。對此,他一千個想不通,一萬個不理解,又是找領導討說法,又揚言要報復,一時間鬧得自己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生活的啟迪是深遠的。高速公路上的彎道是人為設計的,而生活中的“彎道”則是客觀存在的。人生在世,除了自己的心態(tài),小到嬉笑怒罵、柴米油鹽,大到婚喪嫁娶、榮辱升降,又有多少事情能夠按照自己的初衷去發(fā)展、去實現(xiàn)呢?
大凡有點人生閱歷的人,靜下心來反思一下,都會有此感悟,我們何不主動在心中設上一個“彎道”?
給心設個“彎道”并不是要你放棄眼前舒服安定的日子不過,非要找罪受不可。而是提醒你做個理智的人,凡事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既要想到順利的一面,又要想到困難的一面,以免在困難和失敗面前沒了退路,破了人生底線。
我記得高爾夫球名將黑根在談起自己的制勝體會時,說他在每打一局球之前,都事前準備打出六個壞球,那么打出了壞球之后自己就覺得很正常,也不以為然了。
但這樣做的結果常常相反,他并不會真的打出六個壞球,成績往往出乎意料地好。有行家評論說:事先承認不論哪一局球你都會不可避免地犯錯誤,就可以減少心理壓力,從而發(fā)揮出更好的水干。
對這種現(xiàn)象,有位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繡花針孔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你的手就會抖得越厲害,線越不易穿入。
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目的顫抖”,意思是說,目的性越強越不易成功。聯(lián)想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成功是光彩的,也值得自豪。生活中我們一直在追求成功,但結果往往不是百分之百的如愿。有時,就像穿針孔的手,因為心里恐慌而背道而馳。準備失敗,并非放棄追求與向往,恰恰會因放松而讓弦上的箭射得更遠更準。給心設個“彎道”,其實是為人生鋪設了一條坦途,引領自己步入成功的佳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