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為實現(xiàn)夢想去堅持,去沖鋒,是每一個年輕人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的關鍵。從兒時起,背上沖鋒槍、穿上綠軍裝,走進直線加方塊的綠色軍營,一直令我魂牽夢縈。2007年從重慶大學畢業(yè)后,我不顧親朋好友的勸阻,放棄多家外企的高薪聘請,毅然報名參軍,成為“金剛鉆”團紅九連的一名戰(zhàn)士。
團史館里,老一輩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的英勇頑強戰(zhàn)斗作風、舍身報國的豪邁壯舉,一次次震撼著我。在連隊榮譽室,一本本泛黃的記錄連隊英模人物故事的遺物,一件件被子彈洞穿的斗笠蓑衣,令我心懷激蕩。我看到了全連官兵泗縣攻堅中的英勇無畏,仿佛聽到了“一等人民英雄”吳克斌高喊“共產黨員跟我來”的口號,沖向敵人陣地。是這些革命先輩們用一往無前的沖鋒、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困難面前有九連,九連面前無困難”的響亮連訓……
如果不是置身于這樣一個集體,很難切身感受到革命浪漫主義情懷與現(xiàn)實生活交織得如此濃烈。2008年,我隨連隊參加了隴南抗震救災,作為一名剛入伍不久的大學生士兵,這場撼天動地的大救援,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夢想的追尋之旅,一條精神的洗禮之路。在抗震一線,我親身經歷、親眼見證了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zhàn)的難忘一幕:連長范鵬斌帶頭用雙手刨出遇難者遺體;藏族戰(zhàn)士任布扎西的家鄉(xiāng)四川阿壩州遭受重災,家人音訊全無,而他卻依然奮戰(zhàn)在救災一線;第一次餓肚子,是因為全連官兵把干糧讓給了老鄉(xiāng);第一次睡車廂,是大家把帳篷分給了災區(qū)學生……太多太多的舉動,在這個特殊的戰(zhàn)場上,給我?guī)硖嗵嗟男撵`震撼,也成了我這輩子最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
一些曾經看來有些遙遠的英雄情懷,在抗震救災的戰(zhàn)場上,具化成了戰(zhàn)友們肩頭的血色承擔。有一個細節(jié)我至今無法忘懷:嘉陵江109隧道告急,熊熊烈火隨時可能引燃油罐車造成更大損失。為了搶通隧道,連隊100多名官兵扛著滅火用的沙袋,徒步跋涉在崎嶇的山路上,一趟、兩趟、三趟……一天下來,不少官兵的肩膀被沙粒磨得血肉模糊,迷彩服一脫,撕下一層皮。這些故事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那些和我一樣的同齡人,正是這些不久前還看似稚嫩的肩膀,在這個英雄的團體中,迅速蛻變成英勇沖鋒的“金剛戰(zhàn)士”,硬是用血肉之軀組成的迷彩洪流擋住了要吞噬一切的烈火。
今天,“中國夢”“強軍夢”昭示我們繼續(xù)奮斗。而我的切身經歷讓我感受到,具有了一種勇于擔當、樂于犧牲的“沖鋒精神”,“夢”就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名詞,人人都可以在逐夢的路程上贏得人生出彩的機會。秉持著時刻準備沖鋒的信念,只要我們始終瞄準一流去行動,苦練軍事素質和打贏本領,就一定能干出軍旅人生中的“好成績”,為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添上一抹鮮亮的色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