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比武:“小苗”初露尖尖角
1998年,苗儉工作的第4個年頭,這時的她再也不是剛參加工作時那個看半天圖紙還不知所以然的小丫頭了。她已經多次參與所內的技術攻關了。
這年8月,八院組織的“大練兵、大比武”技能競賽報名開始了,當時只有中級工資格的苗儉卻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高級工比武。她不僅想證實一下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更想從中學到本領。1998年12月12日,苗儉滿懷信心地參加了比賽。結果年僅21歲、技術比武中年齡最小的苗儉在眾多銑工高手中摘得桂冠。后來,苗儉又代表八院參加上海市數(shù)控銑工競賽,憑借平時在崗位上鍛煉出來的出色技能,苗儉榮獲了團體總分和數(shù)控編程理論兩個第一。“小苗”終于露出了尖尖角。
2004年10月12日,北京工業(yè)技師學院熱鬧非凡,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六部委聯(lián)合舉辦的全國第一屆數(shù)控技能大賽決賽在這里舉行。此次比賽云集了來自全國30個省市的400多位選手,上海市派出了18位選手參加6個組別的競賽。
理論考試、軟件編程、實際操作……一場接一場的緊張考試,考驗著每一位隊員。而在實際操作這場男性占絕對優(yōu)勢的比賽中,有一位女性卻令裁判員們向她投去了贊許的目光。她就是上海參賽隊中唯一的女性選手苗儉,也是上海參賽區(qū)隊中唯一的航天代表。只見苗儉沉著穩(wěn)重、有條不紊地操作著數(shù)控加工設備,一招一式合理規(guī)范、干凈利落。競賽過程緊張而又激烈,在高手如林的參賽選手中,苗儉最終取得了數(shù)控加工中心組(職工組)第16名的好成績。
學習鉆研:人生路上不變的主題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總是能夠成功的,只要你認真鉆研……”這是苗儉被問及自己成長的感悟時,說的一番話。是啊,對年輕的苗儉來說,她現(xiàn)在確實用心地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習。
苗儉知道,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她在進所的第二年,就報考了上海機電職工大學。苗儉和很多成人教育中“混文憑”的人不一樣,因為她學的是技術,需要拿出實際的本領。她邊工作、邊讀書,雖然很辛苦,但她心甘情愿。當別人還在睡夢中享受輕松周末的時候,她已經背上了書包往外趕;當別人上網(wǎng)、看電視或者逛街的時候,她在整理筆記,完成自己的功課;當別人早已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時,她還在細細琢磨自己的工作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因此,她過去的同學都戲稱她為“大忙人”。苗儉學技術時爭第一,讀書時也爭第一。她選學的是數(shù)控應用技術專業(yè),其中《機械基礎工藝》、《數(shù)控原理及編程》、《電氣控制》、《液壓傳動》等課程都很難學,一般為男學員的強項。但由于苗儉勤奮用功,在4年的學習中,班級里學習成績第一、二名的頭銜常被她這個唯一的女生巾幗不讓須眉地奪得。2000年6月,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拿到了數(shù)控應用技術專業(yè)大專文憑。
2004年11月,已是數(shù)控和銑工雙工種高級技師的苗儉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同濟大學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班,圓了自己的大學夢。苗儉把學習當作了生活的一部分。她始終認為,缺乏學習的生活算不上精彩的生活。
難題面前:神思妙想游刃有余
盡管年輕的苗儉在各類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但她更看重的是在工作中解決實際難題,更喜歡攻克難關后的那種放松的感覺。在從事數(shù)控加工的4年時間里,苗儉也加工了數(shù)不清的高難度復雜零部件,解決了不少的難題。在某雷達地面制導站中,頻率綜合器盒體加工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電性能指標。在加工該部件時,需攻克薄壁、易變形的難關。沒有現(xiàn)成的刀具,苗儉他們就對刀具進行摸索改進,同時想辦法降低切削力及切削熱的產生,既提高了刀具壽命,又解決了加工中零件變形問題,有效地提高了產品加工合格率。
2003年初,804所引進了一臺數(shù)控龍門加工中心,當設備安裝調試完成時,正值研究所幾個投產型號零件加工的高峰期。在幾乎沒有進行編程、操作培訓的情況下,苗儉憑著厚實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克服種種困難,挑起了設備操作重任,為所里加工出了用于國家重點型號的各類型號產品零件,其中難度較大的大型件就有十多個,不僅為研究所節(jié)約了大量外協(xié)費用,更重要的是縮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產品質量,也使804所的制造水平明顯地上了一個臺階。
在加工一個副反射板時,針對體積大、質量輕這一薄壁零件加工與非金屬材料的測量難關,苗儉與工藝師們齊心協(xié)力,自制測量工具,優(yōu)化加工參數(shù),最終按時保質完成了生產任務,并撰寫了《攻克某型號副反射面加工和測量難關》的論文,發(fā)表在《航天技術交流》上,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照射器天線模胎是重要零部件,由于該模胎是個龐然大物,超出了數(shù)控機床的加工范圍。在加工時,苗儉仔細測算,大膽采用了多刀具分段加工的方法。由于設計圖紙要求的是由公式曲線構成的回轉拋物面,為了提高加工程序的計算精度,苗儉經過摸索,將多個軟件結合使用,成功編制出高效的加工程序,保證了模胎曲面精度,達到了同行業(yè)加工的先進水平。
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面對一片贊揚聲,苗儉總是謙虛地說:“我只不過在恰當?shù)臅r候用心做了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還年輕,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一切還得從零開始。”
前面的道路還很漫長,苗儉將和所有年輕人一樣,用拼搏鼓起生命的風帆,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