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上午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并發(fā)表講話。李克強強調(diào):從今年開始,要逐步實現(xiàn)縣級以上政府公務接待經(jīng)費公開。公開的形式要通俗,要讓老百姓看得懂。(3月27日《新京報》)
對于公款吃喝浪費問題,中央“六項禁令”明確規(guī)定“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單位之間、單位內(nèi)部一律不準用公款送禮、宴請”,從目前看效果非常的明顯。但要常規(guī)化、制度化,還須用新的對策。
公務接待的問題有多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報銷方式簡單隨意,不管吃多吃少,關(guān)起門來少數(shù)幾個人簽字,直接進財務做賬就萬事大吉。由此,接待者不僅可以毫無顧慮大擺宴席,而且還可滲進不少水分。只要有發(fā)票,不管是公接待還是私接待照報不誤,同時還有甚者化公為私將接待費裝入自己的口袋,公務接待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裝。
而如果換一種方式,將接待費公布于眾,吃了多少,喝了多少,接待了哪些人,陪同者是誰?一一張榜公布,交給公眾評和議。此種千萬雙眼睛盯著,有誰能大口大口的咽下,即使是嘴饞也得忍一忍。此種公開接受監(jiān)督的方式,在陽光的照射下,人人都是監(jiān)督者,比起監(jiān)督部門進行監(jiān)督,陣營更強大,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公務接待費實行公開,國外早就有先例,如芬蘭,上至政府機關(guān)下至國有企業(yè),一起吃飯的有哪些人,點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錢,都要在網(wǎng)上公開其清單,如果那個官員超標,多吃多喝,立馬就受到追究,如:芬蘭就曾有一位中央銀行高官,在公務接待中不小心上了一道鵝肝,被媒體上網(wǎng)查閱菜單曝光后而下臺。在此種強勢下,公務接待誰還敢超標。
以往公務接待是個苦差事,接待者忙得不亦樂乎,來得都是客,說起來哪個都重要,誰都不能怠慢,久而久之互相攀比,你好我更好,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接待者弄得苦不堪言,被招待者也難以應對,而實行接待費公開,不管是接待者還是被接待者都會小心翼翼的去避免麻煩,為此不僅節(jié)省了開支,而且使不少人可以從繁忙的接待中解脫出來。
招待費是“三公”消費的一種,而特別強調(diào)“縣級以上公務接待費公開”并要求公開的形式要讓老百姓看得懂,可見對治理公款吃喝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此種將監(jiān)督權(quán)交給公眾,可以說是一次行政干預向制度化轉(zhuǎn)變,也是六條禁令的延續(x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