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達到目標的途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強國富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結論緣何得出?道路自信來自何處?
道路自信來源于偉大的歷史征程。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無數仁人志士對救亡圖存之路進行了艱辛探索,但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逐步形成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正確道路。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再到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啟了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的新紀元,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前進道路上,我們也走過一些彎路,但黨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從挫折中奮起,繼續(xù)勝利前行。歷史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道路自信植根于輝煌的實踐成就。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推進實踐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躍上現代化建設的時代快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斷增強,中國成就舉世矚目: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蓬勃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日益繁榮,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持續(xù)取得新進展,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近些年,國外不少學者、政治家以“中國模式”、“中國奇跡”等命題探尋中國成功的根源。
道路自信蘊含于宏偉的理想愿景。中國共產黨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tǒng)一論者。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階段,我們黨都提出了階段性的基本綱領,并為之不懈奮斗,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奠定堅實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依據這一國情和實際,我們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順應人類文明進步的潮流,又回應社會主義中國發(fā)展的要求。依據這一國情和實際,我們黨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實現兩個百年目標,中華民族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冉小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