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就在豐臺鎮(zhèn)北大街。幾十平方米的居室內(nèi)既有32寸的大彩電,又有小巧的筆記本電腦,家具電器一應(yīng)俱全。但最令我津津樂道的卻是我擁有的6臺相機,它們記錄了我的夢想,是我家的“鎮(zhèn)宅之寶”。
說起夢想就得追溯到46年前,有一次我回老家河北省涿州市去,在琉璃河和涿州之間的永樂車站站臺上散步,正好有一列從北京開往保定的旅客慢車在此???。車上只下來一個人,身穿軍大衣,頭戴無檐軟帽,是一位兩杠一星的女軍官,雖然戴著口罩,但露出的兩只大眼很有光彩,讓我覺得似曾相識。尤其是她肩上挎著的小型照相機,深深地吸引了我。正想多看兩眼時,女軍人與我擦肩而過,快步向我們村里走去。我突然想起來這是誰了,田華呀,就是八一電影制片廠的演員田華呀!她的公公婆婆就是我們老家永樂村的。當年電影《白毛女》在我們村上映時,萬人空巷,曾經(jīng)引起了轟動。大家都知道了那個苦命的喜兒是楊家的兒媳婦田華扮演的。所以田華再到我們村里來都是戴口罩。后來的事實果然證實了我的判斷,我在鄰居的家里看到了田華這次來為他們拍攝的照片。雖然只是小小的一三五畫面,但那個小巧的照相機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我常常想,我要是能有一臺照相機多好??!
但是,在當時這絕對是個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幻想。因為我們家過來的幾輩人里從來沒有擁有照相機的。但是,改革開放卻使我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我不僅有了照相機,而且是6臺。
在這些相機中,最便宜、最簡陋的是那臺北京照相機廠生產(chǎn)的鉆石牌照相機。1979年購買時標價僅9.8元,只有一種光圈和速度,只能在陽光燦爛的室外拍照。我曾經(jīng)用它為老母親在我們居住的平房前留了影。雖然成像質(zhì)量不是很清晰,甚至有些變形,但它卻是我購買的第一臺照相機,是它使我邁出了圓夢的第一步。
使用時間最長的相機是1981年購買的海鷗牌雙鏡頭4B相機,價格是125元,這是我的第二臺相機。為了買到它,我可是費了很大的勁。一是因為當時這種相機對我來說還是挺貴的,要用掉我的兩個多月的工資,要買它就得勒緊褲腰帶。二是這種照相機非常緊俏,北京的大商場只要來貨了馬上就被人買走,柜臺上根本看不見,想買到很不容易。怎么辦?我忽然想起了同事周興泉,聽說他有個妹妹在新街口百貨商場上班,曾經(jīng)幫助別人買過照相機。我找到了周興泉,他答應(yīng)幫忙,但要我得耐心等待。就這樣一直等了2年,到了1981年底,我才拿到了這款海鷗4B照相機。并立刻約了朋友出去照相,高興、顯擺之情溢于言表。
這款照相機為我立下了汗馬功勞。我用它照了大量的風景、人物照片,記錄了我在家里和工作單位的許多珍貴鏡頭。為了提高攝影技術(shù),我先后買了許多本關(guān)于這方面的書籍,并努力實踐。逐漸懂得了一些攝影技巧,熟悉了照相機的很多功能,學會了沖洗底片、印像、放大等技巧。有一次,我從一本書上看到了如何拍攝分身像的介紹,趕緊找來了三腳架、閃光燈、快門線、黑紙板和支撐架等物品,又請來了王進喜、徐肇興等幾位同事配合我試驗。經(jīng)過摸索,終于用海鷗4B相機拍攝成功。開始是一幅畫面里出現(xiàn)兩個王進喜,一個光頭、一個戴帽子。后來還拍成了徐肇興與徐肇興握手的照片,雖然在手的對接上有些小毛病,但是當我把洗印好的照片送到他們的手里時,他們眼睛一亮,連夸:“真棒!真棒!”一直到現(xiàn)在,我的影集里還留存著這些用海鷗4B相機拍攝的分身像“杰作”。
1982年時,豐臺區(qū)文化館舉辦《今日豐臺》攝影大賽。我用自己手中的相機,拍攝了幾張照片。有記錄豐臺百貨商場對面義務(wù)存車處老工人整理自行車的,有程莊子建筑工地晨曦中的塔吊等。其中我在豐臺浴池中拍攝的《修腳工小楊》還獲了獎。
到了90年代,一二零膠卷逐漸被淘汰,人們普遍使用一三五膠卷拍攝??墒俏业暮zt相機只能用一二零膠卷,怎么辦吶?我真有些著急了。有一天,我忽然看到一張報紙上刊登的一條廣告,聲稱他們那兒生產(chǎn)了一種配件,可以讓海鷗4B相機使用一三五膠卷,地點在東高地萬源路。我喜出望外,趕緊打電話聯(lián)系。到了星期天馬上騎車前往,將配件買回、裝上,并且用沖洗過的一三五膠卷進行試驗,弄明白了怎樣使用這個東西。后來我又用它拍攝了不少照片。
但是,這個配件的弊端在使用中也逐漸顯露了出來。它的計數(shù)盤上堆滿了數(shù)字,一個刻度對應(yīng)著好幾組數(shù)字,有時在拍攝中照著照著就忘了照到第幾張了,容易造成膠卷重復(fù)曝光或漏照的現(xiàn)象。為了克服這個缺陷,我又開始策劃購買一臺能夠拍攝一三五膠卷的小型照相機了。
那是在1993年的春天,我和愛人帶著錢到西單商場去購買照相機。到了那里一看,各種品牌、檔次的照相機琳瑯滿目,不下幾十種,簡直讓人挑花了眼。我們幾經(jīng)選擇,最后花了220元購買了一臺能夠使用一三五膠卷的紅梅牌照相機。
這臺紅梅相機小巧玲瓏,功能齊全:能夠測光,避免了曝光不足和曝光過度;能夠多次曝光,可以進行特技攝影,照分身像;機身上裝有小型閃光燈,可以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攝影。我很喜歡這臺照相機。平時逛公園和出去旅游時,我們帶著它,拍攝了大量的有紀念意義的照片。
我的第四臺照相機是鳳凰牌DC303型照相機,這是一臺價值1000多元的單鏡頭反光相機。它采用從日本進口的COPAL機械鋼片快門,鏡頭也比紅梅相機高級了許多,而且可以根據(jù)需要更換不同的鏡頭。這臺照相機對我來說很貴重,因為這是1995年我被評為豐臺區(qū)模范黨務(wù)工作者時區(qū)委對我的獎勵。我特別珍惜它,使用起來非常在意。
2000年,我又擁有了一臺價值5000元的佳能S40數(shù)碼照相機。由于以前沒接觸過,所以我拿著說明書,對照著相機反復(fù)研究、實踐,很快就掌握了使用方法。它有許多特殊的性能,第一是每拍攝完了一張以后都可以馬上檢查照片的質(zhì)量,不滿意當時就可以重新拍照。不像我以前購買的照相機那樣:只要里面的膠卷不照完、不沖洗就無法知道拍照的質(zhì)量,這就避免了許多遺憾。第二是它不使用膠卷,這就節(jié)省了一筆不小的費用,隨機配送的CF卡可以反復(fù)使用。第三是可以像攝像機一樣拍攝動態(tài)畫面,聲情并茂,并且能夠上傳到電腦中存儲或刻錄入光盤里。只是隨機配送的CF卡容量較小,我和愛人又專門到中關(guān)村海龍大廈花220元購買了一張64M的CF卡,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用這臺相機,拍攝了麗澤路的美景,豐臺大橋的雄姿,科技園區(qū)的總部基地……有些還被《豐臺黨史》期刊所采用。
2006年,我又購買了一臺佳能800i數(shù)碼攝像機,這是我的第六臺相機了。雖然我的數(shù)碼相機可以拍攝動態(tài)畫面,但是它最多只能紀錄兩分鐘,無法長時間錄制。為了把我們身邊的美景和旅游的情況真實地紀錄下來,我們又及時添置了這臺設(shè)備。2007年十一期間,我和愛人來到位于花鄉(xiāng)草橋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立刻就被滿眼的美景吸引住了,舉起了數(shù)碼攝像機就一頓狂拍:熱帶植物館中百年樹齡的佛肚樹、重陽木、古榕樹;沙生植物館里上百種形態(tài)各異的仙人掌、龍舌蘭和沙漠耐干旱植物;精品花卉廳中形象逼真的12生肖動物造型;農(nóng)家蔬菜奇瓜園中的珍稀蔬菜瓜果品種……一個接一個的勝景讓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游玩回來,什么時間想看了在電視上一播放,昔日的美景馬上又重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幸福的感覺暖熔了我們的整個身心。
我愛我的6臺相機,它們圓了我的夢想,真實記錄了我的攝影歷程和豐臺區(qū)成長的腳步。
作者:王又芳
責編:尤 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