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1839年]6月15日[于不來梅]
弗里茨·格雷培。仁慈的閣下,這里展現(xiàn)在你們面前的是當代種種人物和現(xiàn)狀。[注:插圖下的說明(自左至右):悲傷厭世、當代的衣衫襤褸、科倫的混亂、高貴的現(xiàn)代唯物主義、婦女解放、時代精神、肉體解放。——編者注]
6月15日。你們的信已于今天收到。我決定從今以后不再讓武爾姆寄信了。談正事吧。你來信提到約瑟的家譜一事,我已經(jīng)知道了要點;對此我提出以下幾點不同的看法。
1.圣經(jīng)中有哪些世系把處于類似情況下的女婿也稱作兒子,在你沒有向我提出這樣的例子以前,我認為這樣的解釋純屬牽強附會!
2.路加用希臘文寫的東西是給不熟悉這種猶太風俗的希臘人看的,為什么路加不直截了當?shù)匕亚闆r說得象你講的那樣呢?
3.約瑟的家譜有什么意義呢?這份東西完全是多余的,因為三部復類福音書不是明明說過約瑟不是耶穌的父親嗎?
4.為什么象拉瓦特爾這樣的人也不采用這種解釋而聽任矛盾存在呢?最后,為什么甚至比施特勞斯更有學問的奈安德本人,也說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而罪魁禍首就是用希臘文改寫希伯來文馬太福音的作者?
而且,對于我的其他疑點,你所謂的“可憐的咬文嚼字”,你想撇開不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烏培河谷,詞句中的圣靈啟示被理解為:上帝甚至給每個字賦予 了特別深刻的含意;這一點,我從教堂的講壇上聽得夠多了。我相信亨斯滕貝格并不同意這種觀點,從《教會報》上可以看出,他根本沒有什么明確的觀點:他一會 兒贊同某個正統(tǒng)主義者的意見,一會兒又把這種意見歸罪于某個唯理論者。但是,圣經(jīng)的圣靈啟示作用有多大呢?當然,還沒有大到這樣的程度:這個人可以迫使基 督說:“這是我的血”[注:圣經(jīng)《新約·馬可福音》第14章第24節(jié)。——譯者注],那個人則可以迫使基督說:“這是我血所立的新約”。[注:圣經(jīng)《新 約·路加福音》第22章第20節(jié)。——譯者注]確實預見到路德派同改革派之間這場爭論的上帝,為什么不稍加干預,防止這場倒霉的爭論呢?假定有圣靈啟示, 那就只有兩種可能:要么上帝故意這樣做,以便引起爭論,但是這一點我不能怪罪于上帝;要么上帝沒有發(fā)覺這個問題,但這樣的念頭同樣是不容許的。不能說這場 爭論已產(chǎn)生了某種良好的結果,而設想這場爭論在造成三百年的基督教分裂以后,將來會產(chǎn)生某種良好的結果,這同樣沒有任何根據(jù),而且也毫無可能。有關圣餐的 一段恰恰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這里有什么矛盾,那么,對圣經(jīng)的全部信仰就將化為烏有。
我只能直率地告訴你,現(xiàn)在我已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能夠經(jīng) 受理性檢驗的學說,才可以算作神的學說。是誰賦予我們盲目地信仰圣經(jīng)的權利呢?不過是在我們以前就這樣做的那些人的威望而已。是的,同圣經(jīng)相比,可蘭經(jīng)是 一部比較有機的作品,因為它要求人們相信它的完整的、有連續(xù)性的內(nèi)容。但是,圣經(jīng)是由許多作者寫的許多片斷組成的,而作者中很多人甚至自己也對神性無所要 求。難道僅僅因為父母對我們講過,我們就必須違背自己的理性而相信它嗎?圣經(jīng)教導說,唯理論者注定要永世遭到詛咒。但是,一個為了追求同上帝合一而奮斗了 一生的人(白爾尼、斯賓諾莎、康德),或者象谷茲科夫這樣的人,他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在實證的基督教同當代文化水平之間找到一個交融點,你能想象這種人 死后會永遠永遠離開上帝,并且應當無止境地在肉體上和精神上忍受上帝的憤怒所帶來的最殘酷的折磨嗎?我們連在糖上叮了一口的蒼蠅都不應當加以折磨,而上帝 竟可以萬倍殘酷地、永無休止地懲罰一個同樣是無意犯錯誤的人嗎?再說,一個真誠的唯理論者,難道因為他有所懷疑就有罪嗎?根本不是這樣。可是他會終生遭到 最可怕的良心譴責;如果他在尋求真理,基督教就應當用真理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去制服他。但是這樣做了沒有呢?再說,正統(tǒng)思想對待現(xiàn)代教育的立場又是何等模棱 兩可。據(jù)說基督教每到一處都有教育伴隨著;可是,現(xiàn)在正統(tǒng)思想突然要求教育中途停止發(fā)展。如果我們相信圣經(jīng),相信它那套關于通過理性是不能認識上帝的教 義,那么,整個哲學還有什么價值呢?可是,正統(tǒng)思想認為,有點哲學——只是不可太多——倒是很有用處的。如果地質(zhì)學作出的結論不同于摩西的創(chuàng)世史,它就會 遭到誹謗(見《福音派教會報》的無聊文章《自然研究的界限》[251]);如果它作出的結論似乎和圣經(jīng)所講的相同,就會被引用。比方說,如果某個地質(zhì)學家 講,地球和化石證明了曾經(jīng)發(fā)過一次洪水,這就會被引用;但是如果另一個地質(zhì)學家發(fā)現(xiàn)這些化石屬于不同齡期,并證明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qū)都發(fā)過洪水,那么, 地質(zhì)學就會遭到譴責。這樣做難道正當嗎?再說,這里有一本施特勞斯的《耶穌傳》[162],一部無可辯駁的著作;為什么不寫篇有說服力的文章來反駁呢?對 于這個真正可敬的人為什么要誹謗呢?有多少人象奈安德那樣,本人并非正統(tǒng)派,卻用基督教的口吻來反對施特勞斯?不錯,確實有不少疑點,我所不能解決的重大 疑點。再談談有關贖罪的教義吧。為什么人們不從這個教義中得出一條是非原則:如果有人志愿為別人擔當責任,他應該受處分嗎?你們?nèi)紩J為這樣不公正;可 是人們心目中認為是不公正的,在上帝面前就成了最大的公正嗎?此外,基督教說過:我要使你們免罪。但這也是其他人即唯理論者所追求的。這時基督教進行干 涉,不準唯理論者去追求這個目的,因為唯理論者的道路離開目的更遠。如果基督教給我們提出哪怕一個人來表明它使此人在一生中那樣自由,從來無罪,那么它倒 還多少有權利這樣講,否則,它就無權這樣說。還有,彼得提到福音的更有理性、更加純凈的靈奶。[252]這一點我不懂。人們告訴我,這是開明的理性。那就 讓明白這一點的人給我看看開明的理性吧。直到現(xiàn)在我還沒有遇到一個這樣的人,甚至對天使們說來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秘密”。——我希望你對我的好感不致使你 認為這一切都是褻瀆神靈的懷疑和大話;我知道我會給自己惹來極大的麻煩,但是由于受信念的力量所驅(qū)使,盡管我做了最大的努力,還是不能讓自己解脫出來。如 果我的粗魯?shù)拇朕o觸犯了你的信念,懇請原諒;我只是把我所想的和確信的東西講了出來。我現(xiàn)在的處境同谷茲科夫一樣;要是有人對實證的基督教采取傲慢態(tài)度, 我就起來捍衛(wèi)這個學說,因為它出自人的本性的最強烈的要求,出自想通過上帝的恩惠來贖罪的渴望。但是如果問題涉及維護理性的自由時,我將抗議任何強制。 ——我希望我能見到世界的宗教意識發(fā)生一場激進的變革。要是我自己把一切都弄清楚就好了!這一定能辦到,只要我有足夠的時間平靜地、不受干擾地進一步探 討。
人生來是自由的,他就是自由的!
你忠實的朋友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第一次摘要發(fā)表于1913年《新評論》雜志第10期(柏林);全文發(fā)表于《恩格斯早期著作集》1920年柏林版
原文是德文
注釋:
[162]大·弗·施特勞斯《耶穌傳》(《Das Leben Jesu》)1835—1836年杜賓根版第1—2卷。——第242、503、540、590頁。
[251]《自然研究的界限》(《Die Gränzen der Naturbetrachtung》)一文載于1839年3月20、23和27日《福音派教會報》第23—25號。——第503頁。
[252]圣經(jīng)《新約·彼得前書》第2章第2節(jié)。恩格斯把彼得誤寫為保羅。——第503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