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6月22日。不久前,《施本納報》[注:指《柏林政治和學術問題新聞》。——編者注]因為沒有人打算贊揚它就自我 贊揚了一番,并且自以為它受到這種贊揚是當之無愧的。[185]該報對自己近半年來的活動所作的“回顧”似乎足以使它作出重要的發(fā)現:正是它,《施本納 報》,為出版自由運動開辟了道路。有趣的是看一看該報怎樣穿著仔細刷干凈的節(jié)日禮服,把自由思想的公民桂冠往自己頭上一戴,自吹自擂,洋洋自得地出現在自 己的讀者和普魯士境外出版的報紙面前。《施本納報》宣稱,如果不是該報,更確切地說,如果不是這位以星花署名的作者護衛(wèi)了上面提到的問題,一句話,如果不 是這位作者,直到今天也不會有一家普魯士報達到當代自由思想的水平。也就是說,書報檢查令[186]一公布,那位以星花署名的作者似乎就試了試采取反對派 的手法能走多遠。他輕輕地敲了敲門,啊,瞧!門開了。這是很自然的,因為這些平和、恭順、善意、謙卑和順從的文章,即使在過去,最終也是能通過的。他至少 應當相信自己的書報檢查官能夠把家畜和猛獸區(qū)別開。但是,上帝保佑!這種孤陋寡聞的庸俗習氣之缺乏創(chuàng)見已經到了如此地步,竟把頭腦中最陳腐的念頭看作是新 穎的、天才的和某種獨一無二的思想。書報檢查令頒布了,現在每個作家應當立即改變自己的筆調,應當更自由地抒發(fā)己見。但是,我們這個躲在星花下面的人,卻 以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有聰明才干審時度勢的人,因此,他想指點所有其他記者注意一個事實:今后他們可以更自由地寫作了。此外,他認為自己是自由思想者。他 有一種體察民情的本領。也許,在他內心深處,最隱蔽的角落里,有那么一點關于改進各階層關系的思想。——那么他在做些什么呢?他正在寫一系列文章,這些文 章構成衡量自由思想的完整尺度。今天發(fā)表一篇最溫和的文章,明天就發(fā)表一篇溫和程度少了那么1/2克冷的文章,等等。而到了溫和同所謂自由思想保持均衡的 階段,作者就止步不前了。我們這個躲在星花下面的人卻把這稱為“開辟道路”?!其他普魯士編輯也認為,為了向這家報紙學習什么是自由思想,就要不怕麻煩去 讀一讀《施本納報》!可笑的是,盡管如此,我們這位政治家也無法理解,為什么他的文章不能象其他某些報刊的文章那樣引起巨大的轟動,為什么他這個普魯士自 由思想的旗手、偉大的開路先鋒,遭到普魯士境外出版的所有報紙的嘲笑;他只好以人們不能正確理解他而聊以自慰。
弗·恩格斯寫于1842年6月22日
載于1842年6月26日《萊茵報》第177號,未署名
原文是德文
注釋:
[185]恩格斯指的是載于1842年6月16日和17日《施本納報》第137和138號的文章《略論祖國題材。ⅩⅥ?;仡櫋?(《Aufsätze über inländische Gegenstände.ⅩⅥ.Ein Rückblick》)。這是一篇匿名文章, 以兩個星花為署名,因此恩格斯稱該文作者為以星花署名的作者。——第319頁。
[186]指普魯士政府1841年12月24日制訂的普魯士政 府書報檢查令,載于1842年1月14日的半官方報紙《普魯士國家總匯報》。這個新的書報檢查令表面上表示不贊成限制文學活動,實際上不僅保留了而且加強 了反動的普魯士書報檢查制度。對該書報檢查令的批評見馬克思《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一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第3—31頁)。——第 319、330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