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聲一響,
絲幕徐升;
人人凝神靜等,
鴉雀無聲。
科采布今天沒來
逗引諸位發(fā)出隆隆的笑聲,
席勒這回也不登臺
傾吐玉語金聲。
沙漠之子驕傲而自由,
到這兒來為諸位解悶,
他們的豪情和自由,
恰似春夢無痕。
他們跳舞是為了掙錢,
少年就這樣在沙漠歡跳,
所有的人都默默無言,
只有一個人歌聲哀哀。
觀眾拍手不已,
昨天科采布在這里插科打諢,
今天人們又在這里,
向貝都英人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沙漠之子敏捷而矯健,
你們頂著正午的炎炎烈日,
穿過摩洛哥的漠漠沙土,
走遍溫和的海棗山谷!
你們馳入比萊德-杰里德[注:這個詞的意思是“海棗之鄉(xiāng)”,“比萊德-杰里德”是音譯。——譯者注],
穿越那里的園庭。
勇敢地去襲擊,
戰(zhàn)馬踩征塵!
你們沐浴著月光,
坐在棕櫚樹的清泉旁,
聽一張可愛的嘴,
為你們編出美妙故事的彩色花環(huán)。
你們安睡在狹窄的帳幕里,
尋求好夢于愛的懷抱,
直到天際出現(xiàn)晨曦,
駱駝叫聲陣陣!
他們跳舞是為了掙錢,
不是為了自然的迫切要求,
無怪乎你們目光黯淡,默默無言,
只有一個人歌聲哀哀。
弗·恩格斯寫于1838年9月上半月
載于1838年9月16日《不來梅雜談》雜志第40期,未署名
原文是德文
注釋:
[1]《貝都英人》一詩是恩格斯的已發(fā)表著作的第一篇,該詩載于《不來梅雜談》雜志(1838年9月16日第40期);雜志編輯部任意變動了詩的最后一 節(jié)。恩格斯在1838年9月17—18日給格雷培兄弟的信中引用了這首詩的原文(見本卷第420—422頁)。——第3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