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耳登霍文——萊茵普魯士的一個小城,位于從幽里希到亞琛的路上。1793年3月1日奧地利軍在科堡親王的指揮下戰(zhàn)勝 杜木里埃的部分法軍,這次會戰(zhàn)即以該地命名。杜木里埃1792年占領(lǐng)比利時之后打算入侵荷蘭,在麥士河和魯爾河之間留下七萬兵力圍攻馬斯特里赫特和文洛, 為了掩護這次圍攻,開始用其余兵力從安特衛(wèi)普進攻荷蘭。由于情況的需要,麥士河上的軍隊非常分散,掩護圍攻的一些師駐扎在亞琛、阿耳登霍文和埃施魏勒爾的 附近。科堡親王集中四萬兵力,成二路縱隊向后面兩個據(jù)點推進;他繞過埃施魏勒爾附近的陣地,以正面攻擊奪取了阿耳登霍文的工事,打得法軍向亞琛狼狽逃竄, 并于次日占領(lǐng)了亞琛。馬斯特里赫特解圍了,奧軍前衛(wèi)在通格爾附近把法軍擊潰,甚至把他們追過了麥士河。逃散的法軍各師只是在到達蒂勒蒙之后才集結(jié)起來,在 那里等待杜木里埃。這樣,聯(lián)軍到比利時的道路就打通了。過了幾天,由于接著在涅爾文登附近取得勝利,對這個國家的征服即告完成。法軍在阿耳登霍文會戰(zhàn)中和 被追擊時受到的損失,除會戰(zhàn)后立即開小差的一萬人以外,傷亡和被俘的不可能少于一萬人;還有大量的軍事裝備落入奧軍手中[445]。
弗·恩格斯寫于1857年7月11日和14日之間
載于《美國新百科全書》1858年版第1卷
原文是英文
注釋:
[445]從1857年5月28日恩格斯給馬克思的信來看,恩格斯還打算在這個條目里寫1797年的戰(zhàn)事(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9卷第137頁)。恩格斯的這個打算沒有實現(xiàn)。——第396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